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
发表时间:2011-12-01 浏览次数:453次
作者:岳超 作者单位:达县中医院,四川 达县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功效的中药煎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 %,对照组总有效率66.7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均有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2000年3月至2007年8月,笔者采用中医药结合疗法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符合《内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302)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辨证符合1990年天津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1]中温热中阻证的辨证标准,排除药物性肝炎,肝内外胆管梗阻及其他系统疾病所致的黄疸和肝功损害,以及辨证属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等证型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岁~64岁,平均年龄34.6岁;病程12 d~3.5 a,平均5.1个月,急性肝炎15例,慢性肝炎20例,重症肝炎3例,淤胆性肝炎2例,甲肝10例,乙肝21例,丙肝4例,甲乙重叠感染2例,未定型3例。对照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8岁~70岁,平均年龄35.8岁;病程15 d~4 a,平均4.7个月;急性肝炎10例,慢性肝炎16例,重症肝炎1例;甲肝7例,乙肝17例,丙肝2例,未定型肝炎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静滴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给予白蛋白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葡萄糖醛酸内酯、复合维生素B。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基础方:茵陈15 g ~30 g、大黄6 g ~15 g、栀子10 g ~20 g、黄芩10 g ~20 g、金线草15 g ~30 g、白花蛇舌草15 g ~30 g; 热重者,加紫花地丁15 g ~30 g、蒲公英15 g ~30 g、银花10 g ~20 g;湿重者,加滑石15 g ~30g、川木通6 g ~10g、茯苓15 g ~30 g、泽泻15 g ~30 g;病程长、黄疸重者,加赤芍10 g ~30 g、丹参10 g ~30 g、葛根15 g ~30 g、红花10 g ~15 g。水煎,每次服100 ml ~200 ml,3次/d,1剂/d。疗程均为2周。
1.3 观察项目
全部病例治疗前作甲肝、乙肝、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治疗前后作肝功能检查。治疗过程中观察乏力、纳差、腹胀、黄疸、肝肿大等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
1.4 疗效评定
参考《内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 拟定。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减轻,ALT、TBIL较治疗前下降≥5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病情加重,ALT、TBIL较治疗前下降<50%。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 %;对照组27例,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6.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23,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ALT、AST、TBI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治疗组治疗后ALT、AST较治疗前降低(P<0.05),TBIL降低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肝炎病毒引起肝脏炎症和肝细胞坏死,出现程度不等的肝功能异常、黄疸、肝肿大、乏力、纳差等临床表现。西医多采用非特异性的降酶、护肝药物治疗,疗效并不理想。
病毒性肝炎属中医“肝热病、肝著、急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是湿热疫毒之邪内蕴脾胃,熏蒸肝胆,脾胃运化失司,肝胆疏泄失常所致。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云:“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2],强调湿热内蕴是其病变的基础。本组病例平均病程4.7 个月~5.1个月,病程不长,也符合本病早期以湿热蕴结为主的病理演变特点。根据以上病理,拟定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治法,方中茵陈、大黄为君药,吴又可谓:“退黄以大黄为专功”,实践证明,茵陈与大黄协调使用退黄效果更好[3],大便干结者用生大黄,大便稀溏者用制大黄,灵活选用。茯苓、桅子、金线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增强主药的功效。热重者增加清热解毒药味,伍用紫花地丁、蒲公英、银花,同时可起到抗病毒的作用。湿重者分利之,加用滑石、木通、茯苓、泽泻,使湿邪从小便而去。久病入络,热与淤结,则病势缠绵,黄疸深而不易消退, 配伍赤芍、丹参、葛根、红花,活血通络,清热凉血。现代研究证明,赤芍、红花等活血化淤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烷B2的产生,扩张胆管,有利于胆红素排泄,同时明显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利于消退肝脏炎症,又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防止肝内泥沙样结石形成[4],起到较好的保肝、退黄作用。本组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中医杂志,1992,(5):39.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89.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9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写作组主编.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