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正中切口切除胆囊总结体会
发表时间:2010-12-21 浏览次数:388次
作者:许文灿 作者单位:435100 湖北,大冶市殷祖中心卫生院
【关键词】 胆囊;手术;切口选择;优点
传统胆囊切除手术的切口选择通常有两种:右侧肋缘下斜切口及上腹部右侧旁正中切口。前者术中不易损伤神经,术后出现切口裂开、切口疝的几率小,但术中要离断腹直肌,创伤比较大。后者虽不需要离断腹直肌,但术中容易损伤腹壁神经,术后切口裂开、切口疝的几率相对增高。在国外,上腹正中切口作胆囊切除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在我国逐渐得以开展。我院外科自2005年开始应用正中切口作胆囊切除术(含胆总管探查),至今已达4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效果满意。总结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14例,女31例,平均年龄51岁,最大80岁,最小23岁。其中发病72 h内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42例。单纯胆囊结石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急性胆囊炎2例,胆囊息肉2例。行单纯胆囊切除34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11例。
1.2 手术方法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平卧位,升桥,取剑突下1 cm作12 cm左右正中切口,切开皮肤,后以电刀切开皮下脂肪及腹白线,钝性分离腹膜外脂肪,切开腹膜。后即做胆囊切除或同时做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有些病例剥离胆囊时不太好暴露,需要增加拉钩的力度,所有病例在处理胆囊三角及胆总管时均较传统切口容易。关腹方法与传统切口一致。术后配合腹带减小切口张力。
1.3 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出现切口轻微感染,3例出现脂肪液化,后经处理,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裂开及切口疝。术后随访,恢复劳动时间平均为29天,较传统切口明显缩短了康复时间。
2 讨论
上腹正中切口切除胆囊较传统切口的优点很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腹步骤少,时间短。正中切口切开皮肤后就直接切开皮下脂肪及腹白线,直达腹膜外脂肪,不需要离断任何肌肉,步骤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术中腹壁的损伤小。由于正中切口不需要离断任何肌肉,也避开了腹壁神经,故对腹壁的损伤显然减小。(3)术中操作难度减轻。胆囊切除的关键就是处理胆囊三角,虽然正中切口剥离胆囊时不太好暴露,可是在处理胆囊三角时非常容易暴露和操作,如要做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难度较传统切口就更是大大减低。(4)术中并发症少。由于在处理胆囊三角及切开胆总管这些关键环节上便于操作和处理,难度大大减低,因此术中损伤血管、胆总管的几率就明显减低。(5)手术康复时间短。由于对腹壁的损伤小,所以康复时间自然就大大缩短。(6)术后并发症少。切口裂开、切口疝的主要原因就是腹壁神经的损伤,正中切口由于不可能损伤到腹壁神经,故出现上述并发症的可能性就小。
当然,正中切口切除胆囊也不是没有缺点,最显著的缺点就是由于腹白线的血运较差,因此术后一旦感染,就容易造成伤口不易愈合,甚至裂开,故术中的无菌操作及术后管理要求更加严格。另外胆囊坏疽、穿孔、营养不良者最好不用此切口,原因也是这类患者切口感染的机会相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