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7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11-29 浏览次数:374次
作者:姚新建 薛春牛 王志诚 李波
摘要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了1997年3月~2001年5月以来87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资料。结果:本组1例迷走胆管漏再次手术,3例胆囊管残留综合征对症治疗,全组无1例死亡。平均住院天数4.3d。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直视下操作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平均住院时间短等特点,适合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微创
胆囊切除术目前主要方法有经典式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我院1997年3月~2004年5月共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87例病人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21岁~73岁,平均52.4岁;病程1年~26年。其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49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34例,胆囊息肉4例。全部病例经B超确诊,并排除胆管疾病。
1.2 手术方法
8例患者全麻,其余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切口选择在右肋缘下1cm,做平行于肋弓的斜切口,切口以第九肋下缘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为中心,长3.5cm~5.5cm,切开腹直肌前鞘,向内牵开腹直肌,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或电灼切断。进腹后发现胆囊张力大者,首先切开胆囊减压。一般先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给予结扎,胆囊管暂不切断,然后用电刀或剪刀自胆囊底部分离胆囊至胆囊管,切断胆囊管移去胆囊,将胆囊管残端双重结扎,胆囊床无明显渗血无胆漏者可不予缝合,术毕不置引流管,逐层关腹。
2 结果
本组患者除1例再次手术外,其余均Ⅰ期治愈。术后24h内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4±8)h,术后1d~2d患者均可进流食和水。住院3d~8d,平均4.3d。术后伤口疼痛较轻,仅少数病人需强效止痛剂(度冷丁)。术后并发症:1例出现胆漏,再次手术,发现系迷走胆管漏胆汁,给予局部缝合、胆总管置“T”管引流;3例胆囊管过长残留综合征的病人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3.1 MC的优缺点
MC是介于OC和LC之间的一种直视下操作的微创手术。MC的优点为 [1] :切口小,对腹壁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因而符合现代微创外科的要求。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对腹腔干扰轻,必要时易于延长切口。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不需要添置昂贵的医疗设备,就能取得与LC相似的治疗效果。术后瘢痕小,合乎美学要求,适应证范围较宽,在直视下进行亦不甚复杂,易于掌握和普及。因此,我们认为,在无LC条件的单位,可以积极开展MC。本术式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切口小,术野显露不充分,术中探查受到一定限制,对手术医生基本功及深部操作技术要求较严。
3.2 MC应注意的几点
由于切口小,胆囊位置深,器械具有局限性,胆囊三角区有许多重要的组织结构,如局部炎症、水肿、纤维性粘连严重,加之不可预测的解剖变异,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难度 [2] 。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明确诊断避免遗漏胆囊以外疾病,造成手术中被迫延长切口。②满意的麻醉、腹肌松弛良好和手术野的充分显露。③手术医师要熟悉解剖结构和具有丰富的经验。④手术中要先解剖Calot三角,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留有结扎线,既可以减少出血保证手术野清晰,防止结石脱入胆总管,又可作为解剖和结扎切除胆囊管的标志。⑤胆囊残端长度以0.3cm~0.5cm为宜,如超过1.0cm,则病人术后易出现类似术前的临床症状,B超检查有“小胆囊”即胆囊管残留综合征,本组出现3例。⑥术中一旦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局部解剖不清、副损伤等,应果断延长切口,在术野清楚的条件下妥善处理,完成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瘢痕小,粘连轻的特点。它对局部和全身生理干扰轻,费用较LC便宜,病员乐于接受,适合广大医院特别是卫生资源短缺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金锋,张华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4,14(11):692~693
2.武正炎.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2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