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2-23 浏览次数:513次
作者:齐国娥,任平伟,李占敏,高彩虹,张金桥 作者单位: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 ;河北荣军医院精神科
【关键词】 抑郁症,产后,社区,干预性研究
妊娠分娩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的生活事件之一,将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变化。近年来对围生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尤其对产后抑郁症的关注更是热门话题。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制定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中指出,“要加强对妇女特有心理行为和精神障碍研究,积极制定对策,进行综合干预。特别是做好孕产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和孕产妇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减少产妇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我科在2006至2008年对本辖区怀孕及分娩的250名孕产妇进行了全程综合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至2008年我辖区怀孕生产的女性5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2组年龄、孕次、孕周、文化程度间有均衡性,排除精神疾病史和严重躯体疾病。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干预组从怀孕开始,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宣传册,VCD等形式,根据不同孕期给予相应的知识宣教。我科设专职责任大夫和护士各1名,每周对干预组产妇和家属举行1次讲座,2 h/次,应用现代护理理念,以满足孕妇的需求为中心,以解决孕妇的健康问题为目标,对孕妇的心理、行为、健康问题行进正确评估,制定措施,有针对性的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产前责任护士指导孕妇及家属准备必要物品,向产妇灌输正确的分娩知识,消除恐惧心理,使她们坦然的面对分娩。并提前介绍一些基本的产后自我护理和育婴知识,使她们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指导家属如何给予产妇鼓励和正性情绪。对经济有困难的孕妇帮助联系居委会、扶贫办等部门,以及帮助联系正规但收费低的医院等。待产妇分娩后回到家中,一般是产后3~7 d,进行第1次家庭访视,对产妇身心全面评估,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产后身体恢复、产后保健、新生儿沐浴、哺乳技巧等。产褥期妇女往往敏感脆弱,情绪不稳,对她们的疑虑和困惑,访视人员高度重视,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安慰。对情绪低落、哭泣、忧郁的产妇多陪伴安慰,指导家属特别是丈夫要多给产妇以关爱和帮助,使其感到温暖和被重视。访视人员为产妇留下联系电话,使她们随时可以倾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对心绪不良的产妇根据情况增加访视次数,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早日走出情绪阴影。对照组只在孕期检查时常规教育,产后常规访视和指导。
1.2.2 调查方法: 产后42 d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孕次、孕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新生儿情况、产妇健康状况等28项内容)、自编产后健康问卷(包括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自我保健知识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1]对2组进行调查。EPDS包括10项内容,每项内容分4级评分,满分30分,总分≥ 13分为产后抑郁。对理解有困难的条目给予解释,每条目的解释内容保持一致。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EPDS评分及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EPDS评分及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以产后抑郁为应变量,以可能影响产后抑郁的各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有8项因素为危险因素(OR>1),并有4项保护性因素(OR<1)。见表2。表2 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略)
3 讨论
妊娠分娩虽然是育龄妇女的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妊娠、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变异界限则成为病理改变。产后抑郁是常见的心理疾病,这对产妇及其家庭有潜在、长期、严重的影响。产后抑郁者病程长,泌乳情况差,直接影响母乳喂养,阻碍了母婴情感交流,不利于婴儿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显示,新生儿异常、分娩过程不顺利、家庭关系不融洽、经济状况差为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而丈夫帮助照料孩子、母乳喂养、计划怀孕和及时孕检为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是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重要资源,匮乏的社会支持会导致产后抑郁的出现。有研究认为在社会支持中,与产后抑郁最为相关的措施是物质、信息、认可和肯定性支持,如照顾产妇,直接帮助产妇照顾婴儿,以及为她们提供相关的信息等[2,3]。我们根据不同情况,应用医学心理、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积极与产妇及家属沟通,鼓励家属特别是丈夫积极肯定孕产妇的付出和努力,密切夫妻关系,减轻孕产妇的心理压力,为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在干预过程中,通过为孕产妇提供信息,帮助她们学习如何孕育宝宝,如何应对产科意外,如何自我护理以及适应新角色。由于大多数产妇为初产妇,缺乏育儿及自我护理的知识和经验,所以产后期是一个迫切需要得到指导时期。然而由于分娩后住院时间较短,护士难以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信息支持[4],所以产后的家庭访视为产妇提供了所需的信息,减轻了产妇由于种种困难而造成的精神压力,提高了其亲职能力,从而大大减少了产后抑郁的发生。
有研究显示,无工作或社会地位低妇女抑郁发生率高[5]。Hobfall等[6]调查192名经济贫困产妇,抑郁症发生率是23.4%,是中产阶级女性的二倍。他们大多表现敏感、自卑、焦虑、压抑情绪,对如何哺育孩子成长充满忧虑。本研究也显示经济状况差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经济收入低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健全医疗保险制度,让人人享受医保,切实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院难的问题,值得政府的关注[7]。
【参考文献】
1 朱紫青.抑郁障碍诊疗关键.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9.
2 AtkinsonaT,RickelaU.Postpartumn depression in primiparous parents.J Abnorm Psychol,1984,93:115119.
3 周英凤,赵杏珍.初产妇产后家庭保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护理学杂志,2005,20:35.
4 景明辉.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河北医药,2009,31:18561857.
5 BrockingtoN.PostpartumPsychiatric disorders.Lanct,2004,363:303310.
6 Hobfall SE,Pitter C,Lavin T, et al.Depression prorlence and postpartum women.Clin Psych,1995,63:445449.
7 刘敏.围生期抑郁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河北医药,2008,30:5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