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量地震伤员救治早期军用伤标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7-19 浏览次数:664次
作者:王芳,沈岳,姚元章,黄显凯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重庆 400042)
【摘要】本文总结了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中在处置大批量伤员的同时,救治机构电子病历系统瘫痪的情况下,应用军用伤标临时替代进行检伤分类,规范救治秩序的经验体会。
【关键词】 地震;创伤;救治;伤标
"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损失最为惨重、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灾难,在突然发生大批量伤员时,人们往往忙于救治,而忽略伤员信息的处理,造成伤员的早期救治混乱。本文通过笔者单位抗震救灾医疗队对“5.12地震”灾区某医院收治的1420例伤员使用临时替代伤标,保证了各个环节间的信息流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伤员的救治进入了快速有序的状态,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伤标制作及内容 使用质地为不干胶的白色棉纸,边缘用5种颜色标示不同类型伤员的信息卡。黑色——死亡伤员;红色——开放性损伤伴大出血、休克、严重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紧急手术及ICU监护的危重伤员;黄色——严重闭合性骨折、暂时不需手术、需清创的软组织开放性损伤、生命体征平稳的重伤员;绿色——暂时不需手术的轻伤员;蓝色——合并感染的伤员。统一粘贴于伤员手臂、额头或其他醒目处,以便确认伤员身份,同时给接诊医院提供基本信息。根据不同颜色伤标,将病人送往不同的救治区域,并登记伤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受伤部位、受伤机制、初步诊断、伤后检查及处理、去向等。
2 伤标在检伤分类的应用 对滞留于门、急诊片区及新入院的伤员,在接诊区进行分类、分检,快速判定伤员的伤势状况及诊断,制定救治措施及优先处置顺序。根据伤员需救治的先后顺序,在伤员额头、胸部或手臂上贴上黑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5种伤员信息卡,分类、分检完成后对伤员快速分流。1420例伤员中,共完成对968例伤员的分类、分检和伤员信息的登记。
3 结果 在本次特大地震灾害中,我们运用军用伤标代替床头卡、医嘱执行单及病历,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伤员的快速分类、分检,各种颜色伤员信息卡的运用等工作,规范了救治次序,保证了大批伤员的救治工作有效、有序地进行,消除制约伤员分流的瓶颈,打通了伤员救治的“绿色生命通道”,减少了卫生资源的浪费。使用军用伤标既简化了流程又提高了效率,而且方便可取、不易脱落、不需要时又可撕掉,可以随时更新伤员信息。
讨 论
当大的灾难事故或战争发生时,大批的伤员从受伤地开始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流动,形成伤员流,伴随伤员流的产生,必然形成伤员信息流。首先,如果缺乏信息流的支持,那么伤员流必将混乱,无序;其次,在伤员流动过程中卫勤资源的即时获取、科学分配和有效使用,都凭借信息资源;最后,信息资源可有效控制伤员流模式,包括“流速”、“流时”、“流障”等要素[1]。重视伤员流动过程中的信息利用,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传输、处理和控制伤员信息,对提高伤员医疗后送时效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次汶川地震医疗求援中,尤其在最初阶段,信息流在不同救治环节都出现了中断,例如在收容环节,在最初通讯中断,没有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大批伤员突然到达,造成急诊室混乱不堪。如果这时有伤员信息的预报,就可准备好收容场地和检伤人员,使伤员处理上有序;又如急诊室和手术室的信息中断,造成手术优先顺序混乱,早期清创缝合过多,耽误了更多的救命手术;再如手术室和监护室,病房间脱节,造成术后伤员未得到及时的相应处理,甚至危及生命。在更大的层面上,各个救治机构之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各自为政,前方医院和后方医院信息脱节,造成伤员转送滞后,在灾后4~5天才正式开始。
笔者单位抗震救灾医疗队发现初期的信息混乱和中断的问题后,及时启用临时替代伤标和军用伤票,保证了各个环节信息流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快使伤员的救治进入了快速有序的状态。其中信息流所表现的作用不仅仅是单向地流入资料库以便总结,而是多向流动,反馈给各个环节,起到了保证救治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调整救治资源等作用。总之,将伤员信息处理和伤员处置放在同样的重要位置,重视信息开发和利用,即是调控伤员流的基本措施,也是总结批量伤员救治经验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岳.地震灾难医疗救援中几个常见的问题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