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7-15  浏览次数:481次

  作者:干细菊

  【关键词】 腹部创伤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休克程度(轻、中、重)指标进行评估,正确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尽早建立各种抢救管道,正确掌握选择输液成分,输液速度、穿刺部位、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测定意义,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果 50例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以腹腔脏器损伤出血为其共同特点,其中脾破裂25例;肝破裂5例;复合性损伤20例。临床治愈48例,死亡2例。结论 50例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均有外伤史,均行剖腹探查术,由于术前、术中、术后我们制定了周密、科学的护理计划,为手术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临床疗效非常满意。

  笔者1993年5月~2003年5月共收治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50例患者,本文就对此病的抢救、护理要点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男45例,女5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1岁;脾破裂25例,肝破裂5例,复合性损伤20例。

  1.2 方法

  1.2.1 失血性休克程度估计和观察指标[1] 失血性休克程度主要指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百分比,其程度的估计一般可根据血压、脉搏、外周循环、神志、尿量和皮肤黏膜色泽温度的变化来综合考虑。轻度:失血量约占全身血容量的20%以下,约800ml左右,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紧张,面容痛苦、口渴、皮肤黏膜开始苍白发凉、脉搏在100次/min以下尚有力,收缩压正常或稍高,舒张压升高、脉压缩小、周围循环正常、尿量正常。中度:失血量约占全身血容量的20%~40%,约800~1600ml,神志尚清,表情淡漠,口渴严重,皮肤黏膜苍白、发凉,脉搏在100~120次/min,收缩压为90~70mmHg,脉压小,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尿少。重度:失血量约占全身血容量的40%以上,约有1600ml以上,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皮肤黏膜明显苍白,肢端发绀,脉搏速而弱或摸不清,收缩压70mmHg以下,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非常迟缓,少尿或无尿。

  1.2.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补充血容量是抢救的基本和首要措施,应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以利快速补充血容量和保证静脉给药。(1)输液部位:腹部创伤的患者,应选择上肢或下肢静脉回流区域的静脉进行输液,如肘正中静脉、颈静脉等,这样既有利于补液,又可使出血部位的出血量不因输液而增加。(2)输液的内容:常用的静脉输液有复方氯化钠、等渗盐水、碳酸氢钠等渗氯化钠溶液,右旋糖酐、全血等,对于此类患者,应首选平衡盐溶液。从补充血容量角度出发,右旋糖酐以低分子为宜,成人每次用量不超过1000ml,以免溶血或交叉配血困难,等渗盐水虽能补充血容量,但大量输入会产生高氯血症,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大量失血需输入全血,可使液体容量的携带氧的能力同时恢复。(3)输液的速度:轻度休克患者,用9号针头,以100滴/min的速度,在1h内输入液体500ml。中度以上程度的休克患者,应取12号针头经两条静脉争取在30min内输液1000~2000ml。

  由于浅表静脉在中度以上休克时塌陷,毛细血管充盈非常迟缓,静脉穿刺此时又难以见到回血,可放开止血带和调节器,若点滴通畅穿刺部位无隆起,即可认为穿刺成功,反之则重新穿刺。但是,切不可因长时间寻找静脉反复穿刺而延误抢救时机,必须果断地行静脉切开,有时因种种因素(针头小、液体黏稠、血管痉挛等),滴速不甚满意,可行加压静脉注入,加压前应检查输液器各接头是否牢固,加压注入时护士切勿离开患者,以免发生意外,大量输液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CVP),以保证心肺安全,正常为5~10cmH2O,当CVP低于5cmH2O时,提示血容量不足,应继续加快输液速度,高于15cmH2O,提示血容量过多,心功能不全并有肺水肿发生的危险,应及时报告医生,停止补液,应用强心剂。

  1.2.3 迅速提高血氧含量 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后,不论休克程度严重与否,均应及时给氧,以提高血氧含量。我们采用鼻塞吸氧,轻度休克者流量为2~4L/min,肺泡内的氧浓度可提高35%,中度、重度休克者氧流量为4~6L/min,肺泡内的氧浓度可增加至45%。必要时,也可用呼吸面罩给氧。待患者情况好转后,可间歇给氧。

  1.2.4 安置导尿管 休克时,尿量的多少可以反映肾血流灌注的良好与否,是观察休克简便而有效的指标。还可以了解肾脏有无器质性损伤,并记录好每小时尿量、颜色、性质。

  1.2.5 术前准备 此类患者多需手术探查,因此在积极抢救休克的同时,还应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好手术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如各种皮试、备皮、上胃管、更衣等,这些工作应在主要抢救措施以后进行。

  1.2.6 生命体征监测 整个抢救过程中,包括术后,仍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记录,以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结果

  50例患者均由外伤所致,均行剖腹探查术,治愈48例,死亡2例,临床抢救成功率达96%。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0岁,于1994年5月8日就诊,因骑车不慎撞伤1h后入院,血压100/70mmHg,脉搏92次/min,神志清楚,仅感右上腹部胀痛、头昏、四肢乏力。2天后,笔者在测量血压时发现患者血压90/70mmHg,脉压变小,脉搏增至120次/min,皮肤黏膜苍白,四肢发凉,表情淡漠。立即采用休克卧位(仰卧中凹位),同时通知医生,考虑患者腹腔脏器破裂并失血性休克,脾破裂可能性极大,立即给予快速输液,选择两条静脉通路,取12号针头,在30min内输液1500ml,鼻导管给氧4~6L/min,经医生腹穿抽出血性液体,并做好术前准备,立即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发现为外伤性包膜下脾破裂,当即行脾脏切除术,术中输全血1000ml。术后诊断为:外伤性包膜下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由于我们及时发现病情,为抢救患者提供了机会,为手术赢得了时间,术中、术后顺利,住院治疗12天,痊愈出院。

  4 讨论

  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临床较为常见,以脾破裂、肝破裂及复合性损伤较为多见,它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如何对这类患者进行及时、合理、有效地抢救是护士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休克期间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如果护士不了解情况而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在抢救进程中,等下了医嘱再去找药、用药,这样会延误时间,影响抢救效果,严重的还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笔者总结二十几年来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有如下体会: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必须正确掌握各种护理数据,制定周密科学的护理计划,做到发现病情早,观察病情仔细,抢救护理措施到位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祝学光.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

  作者单位: 435400 湖北武穴,武穴市余川中心医院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