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或持续腰穿脑脊液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探讨
发表时间:2012-01-13 浏览次数:514次
作者:刘守国 作者单位: 山东淄博,桓台县中医院
【摘要】 我科自2000年2月始应用间断或持续腰穿脑脊液(CSF)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6例,不仅能迅速缓解头痛症状,而且明确降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间断或持续腰穿脑脊液引流,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高、致残率低,有较高治疗价值的疾病,现将我科自2000年2月份始治疗SAH 36例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32~66岁,平均42岁;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均为首次发病,24h内入院。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在活动中起病,出现剧烈头痛32例,脑膜刺激征24例,意识障碍16例。入院后24h CT检查排除血液及肿瘤疾病。有下列之一者不入选:(1)深度昏迷;(2)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者;(3)消化道大出血者。两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立即绝对卧床休息,吸氧,镇静,保持大便通畅,尤其是止痛治疗。应用脱水、止血剂,抗生素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尼莫通解除血管痉挛等基本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外进行间断或持续腰穿或脑脊液引流,高颅压明显者术前降颅压,且导尿排空尿液,应用强痛定100mg肌注,病人精神平稳后进行。请麻醉科医师进行此项操作。(1)体位:蛛网膜下腔穿刺体位,取左或右侧卧位,两手抱膝,大腿贴近腹壁,头向胸部屈曲,腰脊部向后弓形,棘突间隙张开,腰部与床面垂直。(2)部位:常选腰3~4棘突间隙(此处蛛网膜下腔最宽),取两侧髂嵴的最高点连线与脊椎相交处为穿刺点,3%~5%碘酒及75%酒精严格消毒皮肤,铺孔巾。(3)方法:2%利多卡因局麻逐层浸润,持硬膜外穿刺针在棘突间隙中点进针,针尖稍向头侧缓慢刺入,穿过黄韧带时,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继续推进时常有第2个“落空”感,提示已进入蛛网膜下腔。针尖进入后,拔针芯时一定要缓慢,若压力高者,半堵孔,控制滴速,缓慢放出CSF 6~10ml,后用硬膜外导管缓慢进入蛛网膜下腔约3~5cm后拔出穿刺针,固定导管,用胶布循脊背正中贴牢,导管末端接无菌瓶,并用开关控制滴速,去枕平卧。(4)引流量控制: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多少(CT表现)头痛程度来调节,若头痛不剧烈,出血量较少,CT片示无明显铸型,每日间断引流3~4次,每次引流量约5~10ml。若头痛剧烈,出血呈铸型则持续引流,因易导致引流管堵塞,重新置管,增加病死危险性和感染机会,故采取持续引流,每日控制CSF引流速度及数量小于80ml,头痛消失,CSF淡黄色时拔管,最长12天。
2 结果
2.1 头痛消失时间 治疗组36例,无死亡,最短4天,最长12天,平均8.5天。对照组24例,死亡3例,最短9天,最长30天,平均16天。
2.2 意识障碍时间 治疗组有6例有意识障碍,无死亡,均2~7天内意识转清,对照组死亡2例,22例在7~10天转清。
2.3 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 治疗组7天内转清,对照组7~21天。
2.4 脑血管痉挛与脑积水发生 治疗组未发生,对照组有8例血管痉挛,8例脑积水,结果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SAH是常见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严重,并发症多,国内限于条件限制,目前多保守治疗。致死、致残原因是由脑疝、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蛛网膜粘连造成,主要危害:出血的占位压迫和机械牵拉,颅内高压,随之而来的是脑血管痉挛和脑脊液循环障碍,痉挛原因主要是蛛网膜下腔积血中的血小板释放大量的5-羟色胺、内皮素、缓激肽等多种活性物质[1]。氧合血红蛋白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使脑组织发生严重缺血或引起脑梗死。脑积水的发生原因,早期是脑基底池,第四脑室各孔淤积的血凝块阻塞正常循环,造成吸收障碍,随后血液致蛛网膜颗粒阻塞和粘连,甚至脑疝形成。而以上并发症发生,与出血量成正比关系,出血量越大则并发症越多,故清除血性脑脊液尤为重要。传统CSF置换缺陷是多次腰穿,增加了危险性,增加了病人痛苦,而我科采用一次性置管,避免了以上缺陷,根据患者头痛程度、颅脑CT表现,间断或持续引流,简便易行,出血量大,则引流时间长。我们观察,每日引流量30~80ml血性脑脊液是安全的,以上治疗组有2例脑血管痉挛,无死亡,无脑疝发生。执行此操作,应注意:(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2)引流CSF一定要缓慢,以便控制脑脊液速度及数量。(3)本组资料表明,用此法治疗SAH,症状缓解迅速,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贾龙斌.倒腔室引流并腰穿脑脊液交换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临床观察.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17(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