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外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1-08-26 浏览次数:628次
作者:罗华 作者单位:443112 湖北宜昌,宜昌市夷陵区龙泉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外侧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998—2008年间施行小腿外侧皮瓣移位术31例。结果 术后31例皮瓣成活。结论 该手术设计和操作简单,皮瓣转移灵活,供区面积大,其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近似。
【关键词】 小腿外侧皮瓣;血供;修复
小腿外侧皮瓣利用小腿非主要动脉、腓动脉及其分支为皮瓣供血,供皮面积大,此皮瓣为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皮瓣供区。我们自1998年10月—2008年1月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31例,全部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6~50岁。病因:小腿创伤骨折软组织缺损25例,小腿下段烧伤瘢痕溃疡3例,慢性骨髓炎皮肤溃疡3例。皮瓣面积最大5cm×14cm。
2 解剖学基础
小腿外侧皮瓣的血供有三种来源[1]:(1)由腓动脉起端发出的皮支经过小腿外侧肌间隙而直接进入小腿外侧皮肤。此皮支口径较细,为0.3mm左右。(2)由腓动脉进入长屈肌肌腹前由主干上发出肌皮支,在小腿外侧上13处及中点近端穿出比目鱼肌筋膜,进入小腿外侧皮肤,此肌皮支口径在0.5~1mm。(3)由腓动脉主干进入长屈肌肌腹后在小腿中13段分别发生长屈肌皮支,穿出肌筋膜后进入小腿外侧皮肤,血管口径为0.3~0.8mm。小腿皮瓣的回流静脉均为上述皮支或肌皮支的伴行静脉。
3 手术方法
3.1 皮瓣设计 标出腓骨小头及外踝尖端,此二点的连线即为皮瓣的轴心线,皮瓣上界旋转点可选择在腓骨小头下端5cm处,皮瓣下界可达外踝上方3cm,皮瓣宽度以轴心线前后2~4cm,根据软组织缺损范围,设计出皮瓣形状。
3.2 切取皮瓣 沿设计切开皮瓣蒂部皮肤、皮下组织,向两侧潜行分离,可发现有皮支血管从肌间隙穿出进入筋膜层,要注意保护。切开皮瓣远端达深筋膜,在深筋膜层向上分离,依次结扎肌间隙穿支血管,分离皮瓣后侧时,尽可能向后分离把小隐静脉包含在皮瓣内,分离皮瓣上端应尽量小心,保留较粗的皮穿支,把皮瓣转移至受区。
4 结果
31例全部成活,一期愈合。
5 讨论
小腿外侧皮瓣有多条皮动脉供血,血供丰富,除有伴行静脉外,还有小隐静脉主干通过,静脉回流通畅,可做成岛状皮瓣或直接皮瓣,也可做成逆行皮瓣,转移灵活,皮瓣供区面积大,切取方便。
利用该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手术设计和操作简单,一期完成,皮瓣的色泽、质地与修复周围组织近似,不臃肿,适用于小腿中下段软组织创伤缺损、瘢痕、溃疡、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后对下肢无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盛修. 现代显微外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