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整形外科学》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治疗

发表时间:2011-07-26  浏览次数:552次

  作者:张宣玲,邵东北,黄勇  作者单位:合肥 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

  【摘要】目的观察10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物理因子、药物、按摩、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结果:经1~4个疗程的综合康复治疗后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9%,其中,在发病1周内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痊愈率达到97%。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首选方法,急性期治疗尤为重要,若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正确有可能留有后遗症。

  【关键词】 超短波 红外线 中频电 面神经麻痹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f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Zhang Xuanling, Shao Dongbei, Huang Yo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Anhui Provincial Hospital, Hefei 2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109 cases of peripheral facial palsy.Methods Physical factors, drugs, massage, psychotherapy treatment were used to treat the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9% after 1 to 4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curative rate is 97% in patients receiving regular treatment within one week after the onset.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preferred method treating facial nerves palsies. It is important to treat the patients in acute stage.

  [Key words] Ultrashort wave,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wave, Intermediate frequency,Facial nerve paralysis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因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或面部受凉,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所致[1]。本文讨论对109例面瘫患者的治疗,急性期采用超短波、红外线局部照射,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恢复期配合中频电流使失神经支配的瘫痪肌肉得到训练,同时采用药物、按摩、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08~2009年门诊收治的确诊病例109例,均单侧发病,其中男性63例,女性46例 。年龄1~79岁,<15岁9例,16~45岁65例,46~60岁20例,>60岁15例;右侧面瘫41例,左侧面瘫68例;病程1~3 d 51例,4~7 d 27例,8~15 d 16例,15~30 d 6例,1~2月+7例,5个月+1例,1年+1例;根据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分级标准[2]判断:轻度12例,中度58例,中重度32例,重度7例。

  1.2 治疗方法

  面神经炎治疗原则[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功能恢复。

  1.2.1 物理治疗

  急性期:采用上海产WG-1型五官超短波治疗机,频率40.68MHz±5%,波长7.37m,输出功率≥25W。患者取坐位,两个直径7 cm圆形电极分别置于患侧耳乳突~面部斜对置;空气间隙1.5 cm,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15~20 min,12次为1个疗程。

  重庆产J型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红外线),功率密度:32 mW/m2,波谱范围2~25 μm,患者取卧位,照射患侧面部,用纱布遮挡眼球,照射距离为30~35 cm,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40 min,12次为1个疗程。

  恢复期:当患者病情稳定后,面神经管内水肿已基本消退,为了尽快恢复神经传导功能,增强肌肉收缩力量,使失神经支配的面肌得到锻炼,改善神经系统的症状,增加中频电治疗,采用北京产K8832-T电脑多功能电疗仪治疗,8号电刺激处方,取卧位,选择合适电极于患侧面部并置,耐受量,每次20 min,每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

  2.2 药物治疗

  2.2.1 激素治疗:地塞米松10~15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7~10 d。

  2.2.2 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5 d,亦可加用脱水利尿剂。

  2.2.3 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10 d后改为口服。

  1.2.3 表情肌训练和自我按摩:尽早训练患侧表情肌,教会患者对镜操练瘫痪面肌[1],做皱眉、举额、闭眼、耸鼻、露齿、鼓腮、吹口哨等训练,如患者不能主动进行上述运动,可用手指辅助运动。每个动作15次,每天2~3次。指导患者每天自我面肌按摩,按压人中、阳白、回白、地仓、颊车和听会等,手法要轻柔, 避免过强的刺激,每日2~3次,每次30 min。同时指导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避免劳累,避免吹风受凉。

  1.2.4 心理疏导

  面瘫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觉得自己得了怪病,担心容貌的改变,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情绪低落,焦虑。因此,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交代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3]

  痊愈:面神经支配区域内所有功能正常。显效:静止时,面部双侧对称;运动时,前额运动功能良好,眼轻用力即可闭合,口角轻度不对称。好转:双侧面部可见区别,但无严重的外形损害;静止时,双侧基本对称;运动时,前额轻中度运动,眼睛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有轻度的下垂。无效:有明显可见的面肌瘫痪,外形损伤;静止时,双侧不对称;运动时,前额无运动,眼睛完全不能闭合,口角双侧完全不对称。

  2.2 结果

  经过1~4个疗程的综合康复治疗,109例中,痊愈93例;显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本文109例病例中在急性期内就诊的患者因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多在2个疗程后就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发病1周内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痊愈率达到97%,其中年龄较小、症状较轻的患者在经过1个疗程后就基本痊愈。有些患者先采用了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再来我院就诊,经过足够的疗程后大多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无效的1例是在发病后陆续采用其他方法治疗1年多效果不佳后才来我院治疗,并且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正常情况下骨性的面神经管恰好能容纳面神经,而多种原因如受寒、着凉、病毒性或非特异性炎症造成面神经缺血、水肿,受到骨性面神经管的压迫,引起面神经受损[1],面神经水肿为其早期的主要病理改变。超短波、红外线可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4],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水肿的消散,有利于代谢产物、炎症产物、细菌毒素的排泄和消除,解除神经干受压状况。中小剂量的超短波作用于受损伤的周围神经,可加速神经再生,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中频电能兴奋运动神经和肌肉,可使失神经支配的瘫痪面肌得到训练,并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冲动[4],使麻痹的面肌能尽快恢复活力。在恢复期加用患侧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区行局部中频电刺激疗法,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早期药物治疗调动机体免疫机能,减轻面神经水肿和疼痛, 消散炎症,营养神经,促进功能恢复也是很必要的。

  表情肌训练和按摩可有效活跃兴奋患侧神经、肌肉的生理功能,从而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炎症和水肿消退,促进面部表情肌各肌群功能的全面康复。

  由于神经对缺血缺氧等损伤因素极为敏感,受压时间越长神经损伤越重,恢复越困难,甚至造成不可逆性损伤而无法恢复,因此,越早解除水肿,对恢复越有利。急性期切忌强刺激治疗,以免造成医源性加重或延长神经水肿期,导致神经功能更难恢复。

  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避免了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时间长、效果差、副作用大等缺点,减轻了患者身心的痛苦,并且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疗程短,患者无痛苦及易接受等特点,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首选方法。从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来看,面瘫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足够的治疗密切相关,并且患者年纪越小,损伤程度越轻,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82.

  [2]齐林,黄光英,王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价系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12):859-860.

  [3]黄彬.波形交替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7):655-656.

  [4]乔志恒,范维铭.物理治疗学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81,622.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