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整形外科学》

特重度邻苯二甲酸酐烧伤1例

发表时间:2010-09-19  浏览次数:589次

  作者:徐传臻 崔光怀 傅勇 刘文明 刘希杰

  【关键词】 烧伤;邻苯二甲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PA,又名苯二甲酸酐,苯酐或酞酐)广泛用于塑料、树脂、香料(精)、杀虫剂、油漆、染料和苯甲酸的生产[1]。国内烧伤病例报道很少。我院2005年6月―2005年10月,收治邻苯二甲酸酐特重度烧伤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因邻苯二甲酸酐热液烧伤全身多处2 h由当地县医院转入我科。入院查体:T 374℃,P 92次/分,R 22次/分,BP无法测;神志清,精神紧张,痛苦貌,面颈部、胸腹部及四肢见大片状烫伤创面,表面附着土红色干泥样邻苯二甲酸酐固体及白色棉絮状物。用生理盐水及1∶1 000洗必泰清创后见双下肢基底苍白,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网,触之如皮革样。余创面红肿明显。白细胞1502×109,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9%,白蛋白29 g/L,球蛋白178 g/L,血糖662 mmol/L,尿素氮418 mmol/L,肌酐1042 μmol/L,尿酸601 μmol/L,ALT 1853 U/L,AST 1192 U/L,DBil 54 μmol/L,IBil 270 μmol/L,LDH 2728 U/L,CK 3244 U/L,CKMB 595 U/L。入院诊断:特重度邻苯二甲酸酐烧伤(Ⅱ度,40%;Ⅲ度,30%)。入院后给予清创,外涂5%磺胺嘧啶银,TAT 1500 U肌注,深静脉置管,建立快速输液通道,抗休克治疗。同时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感染及H2受体阻滞剂防止应激性溃疡,5%碳酸氢钠加20%甘露醇利尿、碱化尿液,保护肾脏功能。并于伤后第2天在全麻下行双下肢切削痂、自体头部微粒皮+大张异体皮移植术,双上肢及胸腹部彻底清创后采用半暴露疗法。术后继续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伤后出现眼结膜红肿、咽部充血、疼痛、咳嗽、咳痰、流鼻涕、胸闷,听诊双肺有哮鸣音。请眼科及呼吸内科会诊后给予氯霉素眼水点眼、红霉素眼膏涂眼,口服克咳敏、喘舒片、舒弗美、强的松,行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逐渐消失。术后3周异体皮逐渐排异并脱落,自体微粒皮扩展覆盖。给予浸浴疗法,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伤后2个月创面基本愈合。复查血常规及生化:白细胞616×109,中性粒细胞628%,淋巴细胞279%,白蛋白399 g/L,球蛋白359 g/L,血糖579 mmol/L,尿素氮511 mmol/L,肌酐662 μmol/L,尿酸2341 μmol/L,ALT 390 U/L,AST 420 U/L,DBil 25 μmol/L,IBil 99 μmol/L,LDH 1438 U/L,CK 1313 U/L,CKMB 127 U/L。

  2论论

  邻苯二甲酸酐为白色针状或鳞片状结晶,有窒息性气味,分子量14611,相对密度153,熔点131℃,沸点295℃,易溶于乙醇、苯和热水,与水形成邻苯二酸。对皮肤、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导致结膜炎、上呼吸道炎症及哮喘。长期接触可发生鼻粘膜萎缩、嗅觉丧失、咳嗽、咳痰、支气管炎、肺水肿。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荨麻疹、烧伤等。该患者邻苯二甲酸酐经皮肤、粘膜吸收,导致患者出现结膜炎、哮喘及心、肝、肾功能受损。针对上述情况大面积邻苯二甲酸酐烧伤患者,救治时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输液通道,积极抗休克治疗,使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保障。②早期大面积切痂,去除细菌毒素来源,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即时自体微粒皮+大张异体皮混合移植封闭创面,减少体液丢失,稳定机体内环境。同时减轻毒物吸收及内脏器官的损害,缩短病程[2]。③足量、联合、高效地应用抗生素,即时根据药敏实验调整用药,防治感染。④营养支持,给予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生长激素,改善患者体质,纠正营养不良及低蛋白血症。⑤加强术后创面换药,促进创面早期愈合,降低烧伤并发症的出现。该患者除有部分瘢痕增生外,关节活动无障碍,内脏器官功能无异常,治愈出院。

  参考文献

  1柴秀芳,王洪艳,王雪艳邻苯二甲酸酐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现况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院学报,1998,18(4):41

  2盛志勇整形与烧伤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滨州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 滨州市 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