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色素性病变136例观察
发表时间:2010-10-15 浏览次数:556次
作者:任铭 刘惠丽
摘 要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面部色素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采韵光子嫩肤仪波长为560nm~1 200nm滤光片治疗136例面部色素性病变患者,治疗2次~6次,每次时间间隔为3W~5W,每位患者进行对比拍照、记录参数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128例患者中各种病变的显效率分别:雀斑77.8%(70/90),痤疮后色素沉着斑点80%(8/10),扁平疣色素沉着80%(4/5),老年斑62.5%(5/8),咖啡斑50%(4/8),黄褐斑效果不明显。结论:强脉冲光对雀斑、痤疮后色素沉着斑、扁平疣色素沉着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强脉冲光;色素性病变;疗效
面部色素性病变是影响面部美容的常见疾病,过去常采用皮肤磨削剥脱电解、冷冻等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但由于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及术后并发症多等原因而未能普及推广。自2005年7月~2006年1月,笔者采用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色素性病变患者13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6例均为美容门诊患者,其中男20例,女116例,年龄13岁~54岁,平均为35岁,病程2年~25年,平均为7年。面部雀斑90例,痤疮后色素沉着10例,老年斑8例,皮损多在面颊部及鼻部,面积大小为1cm×3cm~4cm×9cm。
1.2 治疗方法
1.2.1 仪器及参数:采用采韵光子嫩肤仪,湖北襄樊聚能光电科技公司生产,治疗头滤光片560nm~1 200nm,光斑面积10mm×34mm,治疗时配备有耦合剂使强光均匀发散,根据患者年龄、皮损部位及颜色深浅、和强光照射后的皮肤反应,分别选用2或3个脉冲,脉宽2.0ms~8.0ms,延迟25ms~30ms,能量密度为10J/cm2-50J/cm2。
1.2.2 操作方法:治疗前常规清洗面部,照相。治疗时给患者面部均匀涂抹2mm~3mm厚冷凝胶。治疗头与涂过冷凝胶的皮肤轻轻接触后开始照射,光斑重叠小于10%,治疗后记录参数。由于术后局部皮肤有一定程度红肿疼痛,故用冷湿毛巾敷30min。并每日外喷修复肽(EGF表皮生长因子)1次,连续2W。以加快表皮修复。尽可能避免日光照射,使用防晒霜(SPF>15)4W~6W,避免服用光敏性食物和药物。患者一般接受治疗4次~6次,每次间隔时间3W~5W。
2 疗效判定与结果
2.1 疗效判定
根据每位患者治疗前后的照片对比和色素减退程度来评定。显效:色素减轻或消退>60%; 有效或好转:色素减轻或消退>30%;无效:色素减轻或消退<30%。
2.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光子对雀斑、痤疮后色素沉着和扁平疣色素沉着疗效较好,对咖啡斑黄褐斑效果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面部出现红斑或轻度水肿,色素病变颜色加深,1W后皮肤结痂自行脱落。个别患者因能量密度过高而出现水庖,局部应用烧伤膏后痊愈,不留瘢痕。3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无1例出现色素脱失。表1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色素性病变疗效分析 例(略)
3 讨论
光子是一种高强度、非相干、多光谱的光源,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热分解作用,在不破坏正常皮肤的前提下,满足作用光对靶目标(氧合血红蛋白、黑色素颗粒)的作用时间小于或等于靶目标的热弛豫时间,并且具有足够能量密度使靶目标破坏、分解,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1]。一般而言,光子对治疗由于皮肤表层黑素数量增加者如雀斑效果较好,由于内分泌代谢异常所致的黑色素颗粒增加如黄褐斑效果不佳[2]。对于求美的黄褐斑患者应嘱其中西医综合治疗[3]。
在光子治疗过程中,个体化参数的灵活选择可显著提高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肤色较黑的患者,在治疗时应适当减少激光能量,避免重复照射,Mark等[4]提出的治疗原则值得参考,即皮肤越厚病变分布越深,脉宽调长;延长脉宽时,可提高能量;皮肤越黑,脉冲延时调长,能量密度调小;由三脉冲换成两次脉冲时,能量降低20%;对于皮下组织较少的部位,应将能量降低10%~20%;随治疗次数增加能量,可适当增加1J/cm2~2J/cm2。
余文林等[5]利用光纤光谱检测平台,对多种色素性病变皮肤的吸收光谱进行活体检测,认为该平台具有灵敏、实时、无创等优点,可以为临床激光治疗提供辅助诊断。应用高分辨率的数码像机拍摄治疗前后照片,使医患双方客观地评价治疗效果。
光子嫩肤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为治疗某些色素性病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仍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应用及探索。
参考文献
[1]Bitter PH. Noninvasive rejuvenation of photodamaged skin using serial,full-face intense pulsed light treatments[J].Dermatol Surg,2000,26(9):835~842.
[2]刘永祥.Q-Nd:YAG激光治疗面部色素性病变117例[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6):672.
[3]孙林潮,高天文,李 荣,等.皮肤色素性病变的激光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5):550~552.
[4]彭国红译.photorejuvenation强脉冲光子非剥脱技术[J].中国美容医学,2001,10(3):208.
[5]余文林,刘春利,徐如祥,等.皮肤组织色素吸收广谱检测平台的设计及应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3,14(4):185~188.
作者单位 附属和平医院医学美容科(0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