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填充材料在除皱方面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0-06-03 浏览次数:608次
作者:车菲,华海燕 综述,朱金土 审校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6
【摘要】 应用注射性软组织填充材料进行微创、非永久性的面部填充成为最流行的除皱操作手段, 但如何寻找一种长期、安全、有效的生物材料,对于整形美容外科学者来说,一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软组织填充材料的类型及在除皱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软组织填充材料;除皱
随年龄增长机体发生功能性和器质性衰退而逐渐衰老。一般来讲,女性30~35岁,男性35~40岁开始出现皱纹。最早出现的皱纹是眶外侧的鱼尾纹,其次是额头纹和眉间纹,再次为面下部的鼻唇沟和唇上纹,最后出现的是颈部的颈阔肌纹。皱纹的出现给爱美者带来了精神压力。如何选择长期、安全、有效的方法去除皱纹,已经引起了医学美容界广泛的重视。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软组织填充材料的类型及在除皱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填充性材料的标准
理想的注射性填充材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组织相容性好;②无过敏反应,非致热源;③不致癌,不致畸;④与宿主有一定的结合能力;⑤不引起炎症或异物反应;⑥无微生物、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存在;⑦无抗原性、不导致免疫及组织相关性疾病;⑧效果持久、可靠。
2 各种软组织填充材料
2.1 非生物材料
2.1.1 液态硅胶(liquid silicone)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液态硅胶曾在欧美广泛用作充填注射。伴随其应用,出现了异物肉芽肿等比较难处理的并发症。1965年,Benhur及Neaman在大鼠上发现注射该材料后会刺激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因而争议不断[1]。而大量临床并发症的出现迫使该材料退出了美容医学市场,美国FDA于1965年禁止它作为注射充填剂。
2.1.2 膨体聚四氟乙烯(Gore-Tex) 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普外科、心血管科、泌尿外科和整形外科。Gore-Tex为无毒的化学合成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其有一些柱状结构和一些长度均衡(17 μm)的纤维组成,从而形成一种多孔的超微结构,其间隙为30 μm,这使其与受区组织能很好相容而无排斥反应,其微孔结构可长入结缔组织,建立血液循环。植入后基本无慢性炎症及排斥反应,不会形成纤维包膜[2]。目前,在整形外科Gore-Tex已成功地用于鼻成形术、鼻唇沟与眉间的充填和唇部的美容[3-4]。1983年,Neel[5]首次进行了Gore-Tex材料用于面部充填实验论证。但在临床上可出现感染、充填部位的不自然等并发症。由于其不可降解,一但出现并发症很难处理,且价格比较昂贵,未能在除皱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俗称有机玻璃,其商品名为爱贝芙,是直径为30~40 μm的微球悬浮于1∶3的牛胶原中的制剂,含0.3%利多卡因,此微球免疫性弱,表面光滑,于1945年开始用于制作义齿。1989年开始用于除皱和填充皮肤凹陷处及软组织增大等。PMMA小粒在3个月内被人的胶原包裹,无明显异物反应,在体内也不移动,其作用较持久。注射前需皮试。其并发症包括:早期有肿胀、青肿、过敏反应等;后期由于本品能刺激纤维增生,可引起异物肉芽肿的发生,据报道其肉芽肿发生率为0.1%[6]。
2.1.4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凝胶状聚合物,由聚丙烯酰胺和注射用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1984年,作为软组织填充材料首次出现于乌克兰,1997年引入我国,曾作为一种新型软组织充填材料而在我国逐步推广,主要用于注射隆胸。PAHG进入人体后7天左右产生初期包膜,1个月左右菲薄柔软的包膜完全成熟[7]。也有医师将其用于颜面部凹陷填充和除皱,但随时间的推移、应用例数的增多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出现了许多并发症,主要有血肿、感染、局部水肿、硬结等。一旦出现并发症,异物无法取净。目前,我国已经禁止该制剂用于美容整形方面,其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尚无定论,有必要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2.2 生物性材料
2.2.1 自体颗粒脂肪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用脂肪颗粒作为注射充填材料,自体组织无抗原性,安全性好,可用于充填颜面部萎缩、上睑凹陷、额鼻唇沟、面凹陷瘢痕皱纹等,美容效果好[8]。由于其良好的效果,时至今日,在整形外科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面部凹陷充填、丰唇、丰颞、鼻唇沟充填等。自体脂肪移植后易出现钙化,因此,目前很少用于丰胸。自体脂肪移植的另一缺点是有20%~50%的移植物会被吸收,有的患者需2~3次手术才能达到最终效果。但由于自体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仍然受到患者及医师的青睐。
2.2.2 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真皮的主要结构成分,也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赋予皮肤一定的强度,并且有支撑作用。胶原蛋白最初是从牛组织中提取,由于有着20多年的安全及有效记录,牛胶原已成为真皮充填剂的标准。1977年,第1个注射用牛胶原充填剂产品——Zyderm Ⅰ问世,1981年正式被批准使用。不久,Zyderm Ⅱ也成功上市,其后又有Zyplast产品出现。以上产品充填效果良好,特别是用于除皱,得到广大患者及医师的认可,但最大缺点是只能保持4个月左右的效果,需反复充填[9-10]。牛胶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过敏反应,使用前需做皮试;此外,还可能引起脓肿、细菌感染、包裹、淤斑、疱疹病毒感染及局部坏死等不良反应。由于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过敏症状可在4~24个月后自然消退,因此仍被用于除皱。最近,人源胶原蛋白制剂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2.3 纤维蛋白 是由血浆明胶基质和ε-氨基乙酸混合而成,为生物性物质与非生物性物质的混合体。注射前要用受者自身的血清稀释,目的是模仿和放大体内的凝血与伤口愈合的过程,最终使受者自身的胶原沉积在要治疗的部位[11]。注射前需做皮试[12]。本品使用操作简单,但其维持时间短(4~8个月),有水肿、硬肿等并发症,不能永久塑型,提取困难,故应用较少。
2.2.4 透明质酸(HA) 是存在于皮肤和其他组织中的氨基聚糖,又称黏多糖,可以吸取自身体积1000倍的水分,从而使肌肤丰满、有弹性。由于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良好的充填效果,HA短短几年已成为充填材料的新的黄金标准。据2006年美国整形外科协会统计,HA已跃居充填材料的第一位。目前国外应用的主要产品有:Hylaform、Restylane和Hydrafill。Hylaform是目前市场上最柔软的透明质酸充填剂,是从鸡冠中提取,FDA已经批准了2种此类产品,一种可用于中深度皱纹和细纹,另一种用于深度皱纹和丰唇。Restylane是最受欢迎、最广为人知的HA充填剂,由马链球菌发酵而成,也通过了FDA审批。虽然可以说是目前最坚硬的HA充填剂,但Restylane具有一种特殊性质,使其易于流动,注射方便,主要用于治疗深度皱纹,可维持6~9个月。Hydrafill也是由细菌发酵而成,其有效期限目前尚不清楚。HA有红斑、肿胀、淤青等并发症,但可随时间逐渐消退,是一种很有希望的软组织充填材料。
2.2.5 自体成纤维细胞(Isolagen) Isolagen是通过培养自体纤维母细胞,在切取自体皮肤后,经体外扩增纤维母细胞,然后制成细胞悬液注射进入真皮,间隔2~3周可重复注射,直到满意为止。这是一种利用自体有活力的成纤维细胞进行治疗的方法,可以充填真皮皮下缺损,也可对光化性、老化性瘢痕造成的缺损进行充填,但其作用要在注射后3~4个月才能显效,注入的成纤维细胞在12~24个月仍可分泌胶原。Watson等报道,利用自体成纤维细胞治疗老年皱纹10例,经组织学检查证明真皮厚度增加[13]。Isolagen具有细胞分化活性和分化方向恒定的优点,且为自体组织,排除了免疫与过敏反应的顾虑,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超过60岁的老年人注入Isolagen效果不佳,因他们皮肤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的能力较弱;且细胞移植技术需要体外培养细胞,是否会对细胞性状产生影响以及移植到体内后远期效果如何尚未明确。
2.2.6 无细胞真皮基质(AlloDerm) 它是采用人的皮肤制成无细胞的真皮移植片经加工处理成无细胞的真皮蛋白基质和蛋白多糖,主要用于丰唇、凹陷性瘢痕、隆鼻、鼻唇沟充填等。1995年,Livesey等[14]首先报道制成无细胞真皮基质,Wainwright[15]用人的皮肤制成无细胞真皮进行异体移植成功,并通过FDA认证,是良好的填充材料。一般埋于真皮下层,没有抗原性,植入后宿主的成纤维细胞会浸润,并有血管长入,但置入的方法不当也会引发感染。Alloderm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软组织充填材料,对此材料杨奕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16]。
2.2.7 异体真皮复合溶浆(Dermalogen) 是取自人尸体皮肤的无细胞胶原、弹性硬蛋白和糖胺多糖的混合物,包含了Ⅰ、Ⅲ和Ⅵ型胶原。事先必需排除HIV、肝炎、梅毒等的感染。制品是悬浮于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无杂质的胶原蛋白,为不含利多卡因的0.5 ml或1 ml的针剂。Dermalogen注射在浅、中层真皮水平,并引起低度炎症反应,可保持3~6个月。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凹陷、老年皱纹、填充鼻唇沟,还包括烧伤和牙龈外科及骨移植体等[17]。但此制剂价格昂贵,有与牛胶原相似的并发症,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2.2.8 FascianTM 它是人体异体筋膜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悬浮液体,常取材于阔筋膜,主要用于治疗小的缺损,如痤疮性的凹陷性瘢痕。注射后再吸收是可能的,这取决于注射量和注射部分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Chajchir A, Benzaquen I. Liposuction fat grafts in face wrinkles and hemifacial atrophy [J]. Aesthetic Plast Surg,1986,10(2):115-117.
[2] Petroff MA, Goode RL, Levet Y. Gore-Tex implants: applications in facial paralysis rehabilitation and soft-tissue augmentation [J]. Laryngoscope,1992,102(10):1185-1189.
[3] Godin MS, Waldman SR, Johnson CM Jr. Nasal augmentation using Gore-Tex. A 10-year experience [J]. Arch Facial Plast Surg,1999,1(2):118-121.
[4] 王冀耕,王 勇,陈 静,等. 膨体聚四氟乙烯面部皱纹填充31例[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8,9(3):122-124.
[5] Neel HB 3rd. Implants of Gore-Tex [J]. Arch Otolaryngol,1983,109(7):427-433.
[6] 高景恒,马晓光.注射性软组织填充材料及软组织工程研究的进展[J].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1,12(2):95-98.
[7] 张元龙,罗 奇.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在颜面软组织填充中的应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13(6):308-310.
[8] Bircoll M,Novack BH. 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 employing liposuction techniques [J]. Ann Plast Surg,1987,18(4):327-329.
[9] Sclafani AP, Romo T 3rd, Parker A, et al. Homologous collagen dispersion (dermalogen) as a dermal filler: persistence and histology compared with bovine collagen [J]. Ann Plast Surg,2002,49(2):181-188.
[10] Gorton E, Stanton S, Monga A, et al. Periurethral collagen injection: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J]. BJU Int,1999,84(9):966-971.
[11] Spira M, Rosen T. Injectable soft tissue substitutes [J]. Clin Plast Surg,1993,20(1):181-188.
[12] Millican L, Rosen T, Monheit G, et al. Treatment of depressed cutaneous scars with gelatin matrix implant: a multicenter study [J]. J Am Acad Dermatol,1987,16(6):1155-1162.
[13] Watson D, Keller GS, Lacombe V, et al. Autologous fibroblasts for treatment of facial rhytids and dermal depressions. A pilot study [J]. Arch Facial Plast Surg,1999,1(3):165-170.
[14] Livesey SA, Herndon DN, Hollyoak MA, et al. Transplanted acellular allograft dermal matrix. Potential as a templat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viable dermis [J]. Transplantation, 1995,60(1):1-9.
[15] Wainwright DJ. Use of an acellular allograft dermal matrix (AlloDerm) in the management of full-thickness burns [J]. Burns,1995,21(4):243-248.
[16] 杨 弈,张 晨,张海波. AlloDerm的开发与研究[J].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0,11(1):48-50.
[17] 张 晨,王志军,高景恒.脱细胞组织基质的研究进展[J].大连大学学报,2007,28(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