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10-24  浏览次数:987次

腰椎骨折是骨科脊柱损伤中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由创伤所致。若治疗不当,严重者可造成瘫痪[1]。胸腰椎骨折会让患者承受较大的创伤,在临床上已被证明致残率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给患者带来重大的不良影响。且致伤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多,在手术方式、减压及植骨等多方面存在争议[2]。我院收治的123例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进行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3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67例,年龄18~61岁,平均(35.6±2.3)岁。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44例,高处坠落16例,建筑伤29例,重物砸伤24例,其他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h者20例,6~24h者89例,>24h者14例。神经功能损伤按照Frankel分级:A级10例,B级18例,C级29例,D级25例,E级4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确定神经或脊髓损伤情况及椎管内占位情况。

1.2 方法:123例患者入院后急拍脊柱全貌X片,确诊后积极做术前准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后正中切口,暴露伤椎及其上下各1个或2个椎体附件结构。采用C-臂机定位及监测。植钉后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所示侵入椎管的骨块位置,确定减压复位的范围,从后外侧探查椎管,将突入椎管内的椎体后缘骨块向前打入复位,恢复椎管前壁平整状态,彻底减压后安置连接棒,先纵向撑开,再撑开椎体前缘,证实复位良好后再固定。术后负压引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10~14d在支具保护下坐起或下床大小便。8~12周后腰围保护行床边活动。

1.3 评价方法:X线片和CT比较术前、术后受伤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Cobbs角矫正情况、椎管截面积改善情况;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标准比较术前和术后情况。随访过程中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及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为SPSS15.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手术前后所有患者X线和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比较,详见表2。

3 讨论

自国外有文献报道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后,多年来通过该手术治疗腰椎骨折已经成为骨科医生的不二选择。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通过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患者病例,笔者认为,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患者术后X线及CT影像学结果比较显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椎前缘平均高度、后缘平均高度、椎管截面积大幅度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s角较术前明显减少,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准确判断出椎弓根是否出现损伤,测得椎弓根直径,最终选定适宜的椎弓根螺钉[3]。同时通过Frankel分级术前术后比较发现,A级、B级、C级、D级、E级均提高2~4级。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腰椎骨折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脊柱的活动度,减少神经系统损伤,从而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周其璋,刘永恒,梁必如,等.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4):283.

[2] 麦荫文,韦 文,黄承夸,等.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1,33(8):1026.

[3] 付秋瑞,刘学沈,田 慎,等.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内固定物的选择[J].骨与关节杂志,1993,8(2):105.

[收稿日期:2013-12-02 编校:徐强]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