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对无痛悬吊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探讨
发表时间:2014-03-07 浏览次数:587次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科较常见的一种创伤,临床上则常采用腰背部垫薄枕、卧硬板床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折发生后,腰背部的疼痛及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应尽快解除患者的困扰,使患者尽快康复尤为重要。如治疗不当,会使脊椎各关节活动减退,影响以后的脊柱活动,造成腰肌的慢性疼痛和不适,故早期的功能锻炼可预防腰背肌废用性萎缩、增强肌力及恢复第二脊柱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1]。我科采用早期教会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7月~2013年6月对7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无痛悬吊复位配合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年龄35~78岁,胸11、12椎体压缩性骨折37例,患者疼痛明显,腰3、4椎体压缩性骨折33例,疼痛明显,腰背部活动受限,有15例出现了截瘫。
2方法
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单纯性的胸腰椎骨折一般采用卧硬板床、腰部垫薄枕等非手术治疗,而无痛悬吊复位术不仅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克服疼痛所带来的痛,让患者在无痛、舒适的状态下完成复位,而且无痛悬吊复位术对治疗单纯性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还能消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痛苦[2]。
2.1第一阶段:骨折1~2周。直腿抬高练习:一般术后2~3 d即可开始。此期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双腿平放于床面上,缓慢抬起,初次由30度开始,保持时间由15 s开始逐渐增加,10次/组,2~3组/d,双腿交替进行,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神经根粘连。2.2第二阶段: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2.2.1 5点式:(骨折1~2周)即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双手肘部、头部、双足5点支撑,使臀部离开床面,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 s,20~50次/d为宜。
2.2.2 3点式:(骨折2~3周)即平卧于硬板床上,双手抱于胸前,用双足、头部3点支撑,用力收缩背伸肌,臀部抬高,使躯体完全离开床面,保持10 s,最少15~20次/d。
2.2.3 4点式:(骨折3~5周)即拱桥支撑法,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两下肢屈膝,足部及头部支床,双手后伸过顶,将身体全部撑起成拱桥样,保持10 s后放松肌肉,休息片刻,反复10~30次。
2.2.4飞燕式:(骨折5~6周)即俯卧于硬板床上,颈部后伸,稍用力后抬起胸部离开床面,双上肢、双下肢后背后伸,两膝伸直,以腹部为支撑点,使腹部接触床面的面积尽量小,形式飞燕点水。开始时因受伤部位疼痛和不适应,每天练习数次或数十次,以后逐渐增加至200~400次,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及疼痛为宜,进行飞燕点水练习后需重新放置软枕。
2.3第三阶段:此期可视X线片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在佩戴腰围的情况下下床活动,以避免活动时造成脊柱扭曲。选择合适的腰围,一般上至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或过松,注意禁忌做下蹲、弯腰动作。并继续加强功能锻炼,直至去拐活动,并无任何腰背部酸痛感,一般8个月后才可弯腰。功能锻炼要坚持1年以上,才可巩固和保证功能的恢复[3-5]。
3讨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首要环节是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的畸形,使由骨折造成的脊柱稳定性改变恢复正常。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可预防肌肉萎缩和卧床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局部软组织的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局部血肿的吸收,恢复椎后小关节的功能和动静平衡,使脊柱生物力学恢复或接近平衡[6]。因此,笔者应将腰背肌功能锻炼作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伤后功能锻炼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向患者耐心解释,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要对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耐心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便使其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
4参考文献
[1]王萧枫,张鸿振.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快速复位分期康复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4,8(5):951.
[2]胡泽元,杨永林,黄祖霞.麻醉状态下仰卧悬吊复位法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1):48.
[3]程思琴,林彩霞,廖雅琴,等.双柏蜜外敷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现代医院,2009,9(5):71.
[4]孟宪玲.对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J].现代康复,2001,5(20):136.
[5]江闽.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6):681.
[6]邱志民,于东来.胸腰椎骨折功能锻炼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03,7(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