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2-24 浏览次数:572次
胫骨平台骨折在是常见于临床上的骨折类型之一,虽为关节内骨折,但常合并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等损伤,若未能良好复位则可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疼痛和不稳定等不良情况。该病的发病率随着我国意外事故的多发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而逐年增加[1]。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进行治疗的52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52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34例,女18例,年龄15~70岁,平均(46.37±4.15)岁。右膝31例,左膝21例;Schastker分型:Ⅳ型 23例,Ⅴ型18例,Ⅵ型1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2例,交叉韧带损伤10例,侧副韧带损伤8例,腘血管损伤2例。52例患者均于术前进行正侧位、40°斜位X线片和CT三维重建检查,以了解包括关节面在内的膝关节的损伤状态。
1.2 治疗方法:均给予手术治疗:首先行硬膜外麻醉,在前外侧做一约12 cm的切口,后内侧做一约8 cm的切口,然后选择前外侧切口,暴露关节面及骨折线,在将关节修复平整和骨折端复位后,用解剖钢板来固定胫骨近端,之后从后内侧切口着手,顺着胫骨内侧缘做一个小切口,将内侧骨折线暴露出来并复位,将内侧平台面恢复平整后,用钢板固定,并用克氏针将骨折端暂时固定,关节面严重塌陷时可用同侧的髂骨植骨,缝合交叉韧带损伤,最后行床边DR检查,当关节面平整和骨折端对位情况良好时可缝合切口并留置引流。
1.3 术后康复:术后2 d后可将引流管拔除,连续3 d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后第1天即可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2周后进行膝关节伸屈练习并可拆线,3个月后进行复查,当骨折有愈合趋势时可负重行走。
1.4 评分标准:优:膝关节可弯曲至130°,伸直至15°,行走无障碍和不感到疼痛。良:膝关节可弯曲至120°,伸直至30°,行走稍微有障碍,轻微疼痛。可:膝关节可弯曲至90°~119°,伸直至40°,行走明显障碍,活动有疼痛。差:膝关节可弯曲低于 90°,伸直至40°,行走严重障碍,持续疼痛。
2 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了8~35个月的随访,均为骨性愈合,未见力线丢失,关节面塌陷等不良情况。优24例,良18例,优良总例数为42例,优良率为80.77%。详见表1。
3 讨论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主要是由于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而引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同时由于胫骨近端前部的血运差、软组织少,发生切口组织感染和坏死等不良情况的几率很大[2]。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重建关节面,恢复PA和TPA以及胫骨对线,使解剖复位处于最佳状态并得以牢固稳定[3]。手术应于在直视下使解剖复位达到最佳,并内固定以便恢复骨强度,还应尽可能地保证骨折端的血液供应,避免破坏附近的生物学环境,以利于骨折愈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出现[4]。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52例患者均为骨性愈合,未见力线丢失,关节面塌陷等不良情况;优良率为80.77%。说明用两块钢板固定,能更好地将持重力予以分散,使钢板均匀受力,防止钢板断裂而导致不良情况和医疗纠纷的出现。采用双切口,可避免骨骼附近的组织剥离,使皮肤、肌肉、骨骼等部位的血运均得以良好供应,从而促进骨骼愈合[5]。
综上所述,治疗时应根据患者自身和软组织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时间;术中尽量使解剖复位达到最佳,如有必要可植骨,内固定方式应适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进行适当的功能恢复锻炼,只有这样才可为恢复关节功能和缩短治疗时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参考文献
[1] 李 军,张兴睿,胡文勇.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J].华西医学,2011,26(6):890.
[2] 肖 巍,班开洪,黄 敬,等.2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207.
[3] 石光越.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67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2):243.
[4] 宋奇志,李 涛.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伤,2012,25(3):202.
[5] 邹德平,邹德东.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附20例报告)[J].大家健康,2011,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