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455次
随着便利的交通设施的增多,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机械化程度也逐渐升高[1]。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到麻醉及手术的实施,从而增加了手术出血的风险[2]。本文通过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影响进行研究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5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55例。护理干预组男190例,女65例,年龄8~68岁,平均(35.4±4.2)岁。对照组男196例,女59例,年龄9~69 岁,平均(36.1±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等方案加以诊治。而对照组则施以普通护理诊治。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主要为:进行术前的健康教育以及康复训练。由于绝大部分的患者不适应环境改变。同时害怕手术的疼痛及风险。或者由于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产生的恐惧和紧张以及焦虑和失眠等负性情绪。对这些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帮助其合理认知,并且调控其应激反应。对患者进行手术中危险因素的相应评估。术后积极护理干预后对生命体征数据的监测等。告知患者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以及康复指导。同时对两个组的患者实施全术期的临床护理。之后,通过HAMA评定焦虑。使用艾森克问卷,龚氏法作为另一种评定标准对比。 1.3 评价标准:HAMA评定中,使用评测最后总分数来判断患者的焦虑程度。HAMA总分>29分,可能有严重焦虑。>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7分,可能有焦虑。如<7分,则没有焦虑。采用龚氏对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修订后的统计方法。可以体现个性性格。根据记分值加以计算如下数据,内外向性格(简称E),神经质(简称N),精神质(简称P)以及掩饰(简称L)这4种维度的所得出的粗分和T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之后患者HAMA对比:评分结果中,护理干预组的焦虑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为58%。可知,护理干预组的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 两个组别EPQ(A)中T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之后,发生易激动频率、情绪波动频率和易怒出现频率进行比较,护理干预组各项分值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很大部分患者并未接触过手术。有证据显示,如今的保守治疗在中高级别的骨科创伤例显得愈发无力。很多骨伤患者急需手术治疗才能恢复。患者对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问题均有认知不足,往往会引起患者焦虑或者抑郁等一系列负性的心理反应。从而导致身体产生非特异性反应。例如在术前发生焦虑性高血压,心率增快,以及血压升高等众多生理性反应或者行为异常。若导致应激综合征,则会严重影响手术前的准备,以及处理和术后康复。利用术前的干预治疗,适当进行探访,以轻松的语言及举止博取患者信任。在术中要耐心进行引导,努力提升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以及信任感。在术后则要实施多种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安慰患者。本文通过术期的护理干预治疗方案,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了充分的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中护理干预组的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对照组相对来说,更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并且易怒。综上所述,对于治疗临床上需要骨科手术的病例,在术期给予其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值得临床上推荐使用。
4 参考文献
[1] 葛 霞.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21):172.
[2] 蔡 鹰.9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心理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6):438.
[收稿日期:2013-04-27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