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出血复发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22 浏览次数:407次
作者:刘琴 作者单位: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商丘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复发的频率、出血部位、复发时间及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01~200812在我科住院的1200例脑出血患者中68例复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复发性脑出血以基底节基底节型最多见,好发于首次出血的对侧,高血压的有效控制与否与脑出血的复发密切相关,并与糖尿病、高脂血症有关。结论 积极有效控制高血压可以预防脑出血的复发
【关键词】 原发性脑出血,复发,高血压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requency of recurrenc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bleeding site, recurrence time and risk factors leading to the recurrence.Methods Clinical data on 68 rebleeding cases of 1200 inpatients suffering cerebral hemorrhage in our neurology section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08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basal gangliabasal ganglia wa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recurrent cerebral hemorrhage, preferentially occurring in the contralateral of the first hemorrhage. While hypertension with or without effective control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currenc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lipidemia also had a definite relation with the rebleeding. Conclusion Activ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can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Key words】 Primary cerebral hemorrhage; Recurrence; Hypertension
脑出血在过去被认为是一种单时程事件,复发者少见[1]。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复发性脑出血并不少见,且病死率、致残率均高,预后较差。现对我科近4年来收治的68例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复发率,出血部位,复发时间及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501~200812在我科住院的12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发现二次出血者67例,三次出血者1例,年龄36~81岁。所有病例均排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肿瘤、抗凝或溶栓治疗、血液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等引起的出血。在无复发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3~78岁,随访1~5年不等,并测定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危险因素。68例患者中49例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通过病史询问或入院后所监测的血压值确定,21例有糖尿病史,36例有高脂血症,11例有冠心病史。对照组60例患者中35例有高血压病史,7例有糖尿病史,17例有高脂血症,18例有冠心病史。
1.2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处理。
2 结果
2.1 复发出血部位及分型 复发性脑出血可分为基底节基底节型38例(55.8%),脑叶脑叶型8例(11.8%),脑叶基底节型7例(10.3%),基底节脑叶型3例(4.4%),幕上幕下型3例(4.4%),幕下幕上型4例(5.9%),脑室脑室型3例(4.4%),小脑小脑型1例(1.5%),1例3次出血者类型为基底节脑叶脑叶。其中,对侧出血者44例(64.7%),同侧22例(32.4%),无1例发生于同一部位。
2.2 复发出血的频率及距首次出血的时间 脑出血的复发率5.7% 。复发出血间隔时间为11d~6年,平均为2.5年。发生于1年内28例(41.2%),1~2年者16例(23.5%),2~5年者17例(25%),大于5年者6例(8.8%),1例3次出血者距前1次出血间隔1年以上。
2.3 复发出血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对照组6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6.12±10.96) 岁,男33例,女27例;复发出血的68例患者中年龄(64.49±7.90)岁,男40例,女28例,复发出血大多集中在61~69岁(64.71%)。复发性出血的男女性别比较无明显的差异(χ2=0.07<χ2,0.05,1,P>0.05),同时复发性出血发病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2910.05)。
2.4 复发出血与高血压及合并症的关系 首次出血后对照组能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并较好控制了血压波动,仅有7例(11.7%)间断服用降压药物,复发组间断服用降压药物或未服用降压药物导致血压未能良好控制占28例(41.2%),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1.81>χ20.001,1,P<0.001),提示血压未良好控制使原发性脑出血的危险性极为明显地增高。对照组60例患者中11.6%有糖尿病史,28.3%合并高脂血症,30%有冠心病史。复发组30.9%有糖尿病史,52.9%有高脂血症,16.2%有冠心病。经统计学处理显示复发性脑出血与血糖、血脂有密切的关系(χ2=5.81>χ20.05,1,P<0.05;χ2=6.97>χ20.01,1, P<0.01),而与冠心病无明显关系(χ2=2.73<χ20.05,1,P>0.05)。
2.5 复发性脑出血的预后 68例复发性脑出血病人存活39例,其中19例生活基本自理,有6例呈植物状态,14例留有中重度残疾;死亡29例(42.6%),主要死因为脑疝形成、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52例行内科治疗,16例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死亡21例,外治疗死亡8例。对照组46例生活自理,14例留有中度残疾。提示复发性脑出血预后较差。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诊治水平的不断完善,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渐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预防脑出血的复发显得极为迫切。本组研究资料脑出血的复发率5.7% ,这与文献报道[2]的5.3%基本一致。复发出血多发生在首次出血1年内,尤其要高度警惕,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发几率逐渐减少,可能与失去随访有关。本组资料中最多见的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基底节型,可能与长期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壁上微动脉瘤的形成,小的深穿支比皮质支更易受累[3],且复发出血易于发生于对侧,可能与首次出血后出血侧微动脉瘤遭到破坏,致使复发出血部位与首次不同有关[2]。对侧复发出血后损害了非交叉性椎体束,且复发出血后两侧半球的脑血流量明显减少,致使患者功能损害严重,相应的死亡率也明显上升[4]。
目前的临床研究均已确认高血压是引发卒中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持续性高血压引起脑内小动脉或深穿支动脉壁脂质透明样变性和纤维蛋白样坏死,使小动脉壁变脆,血压持续升高引起动脉壁疝出或内膜破裂,导致微小动脉瘤或微夹层动脉瘤,因情绪激动或排便等引起血压骤然升高使动脉瘤壁破裂[5]。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复发的机会增加,由于这些患者血管病变非常广泛,不仅有颅内大中血管的粥样硬化性病变,且常伴有微血管的病变,从而导致卒中的反复发作[6]。
综上所述,复发性脑出血是一种多因素疾病,防治复发性脑出血的主要措施是控制高血压,而波动性高血压是导致复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7]。我们要对高血压患者尽早有效、规律的进行降压治疗,药物以长效、缓释剂为首选,也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血压过度波动,并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对降低脑出血的发生、防止复发、改善预后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Douglas MA, Haerer AF. Longterm prognosis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1982,13(6):488.
[2] Chen ST, Chiang CY, Hsu TH, et al.Recurrent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Acata Neurol Scand,1995,91(9):128.
[3] Maruishi M, Shima T,OkadaY,et al.clinical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intracarebrcal hemorrhage[J].Surg Neurol,1995,44(5):444449.
[4] Neau JP,Ingrand P,Couderg C, et al. Recurren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Neurology, 1997,49(7):101113.
[5] 王维治. 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65773.
[6] 王新德. 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167.
[7] 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