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牵引架下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1-12-19 浏览次数:448次
作者:徐刚,潘玉洁,马青 作者单位:霍城县66团医院外科,新疆 霍城 835200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牵引架下复位及X线机监视下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牵引架下复位,X线机监视下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术,并评估其治愈率。结果 2 7例骨折愈合,治愈率92.8%。结论 牵引架下及X线机监视下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 、尤其适用全身条件比较差的中老年人。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牵引架;空心加压螺钉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较高。目前治疗的方法也比较多,各有优缺点。合适的内固定是减少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1]。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X线机监视下牵引架下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68~83岁,平均75岁。左侧11例、右侧17例;头下型5例、头颈型16例、基底型7例;内收型21例、外展型7例,按Cardeh分类ⅠⅡ型16例、Ⅲ型9例、Ⅳ型3例。伤前患高血压5例、肺心病3例、糖尿病2例。
2 手术方法
2.1 手术 一般在患者入院后一周左右进行术前持续皮牵引治疗,骨折端移位明显者,可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7天左右。患者取仰卧在X线机诊断床上,双下肢固定在牵引架上,保持患肢外展25~30°、内旋15~20°,在X线机荧屏直视下骨折复位满意后摄正侧位片,力求达到解剖复位或基本解剖复位。局部麻醉后,在大粗隆下2cm取纵行长约3cm~5cm的直切口,逐层切开直至股骨外侧皮质。与股骨大转子下2cm~4cm外,向股骨头方向钻入3根直径在2mm导针,直达股骨头软骨面下0.5cm处,并保证偏下方的导针,通过股骨距,3枚导针尽量呈三角形对称排列[2],经X线机正侧位摄片针的位置、角度、深度满意后,测量导针进入的长度,顺导针旋入3枚加压空心螺钉,钉尾加压膨大部应紧贴骨皮质,拔出导针、缝合切口。
2.2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置外展145°位并穿丁字鞋,保持在中立位,并行股四头肌收缩床上锻炼,2周后开始非负重锻炼髋关节伸屈功能;3个月后扶拐非负重行走;术后6个月开始弃拐负重行走。
3 结果与讨论
28例病人除1例因肺心病发作、心衰死亡外,其余病例随访3年,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骨折愈合时间4个月,术后髋关节屈伸、外展、内收活动自如,病人感觉良好,疗效满意。
股骨颈骨折属中老年多发性骨折,其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较高。采用我院自制股骨颈骨折牵引架复位,方便适用,而且可根据病人身高不同来调整牵引干的长度,使用过程中,掌握好牵引架的外展角度,病人患肢的内旋角度,牵引复位时,转动螺旋柄时应缓慢使患肢和健肢同步,不可过牵,转动牵引螺旋柄时要在荧屏监视下进行。在X线监视下,复位应准确,防止股骨头旋转,不应在骨折对位不良情况下固定。另外,选择空心钉要长度合适,以使螺纹全部通过骨折线,尾部应紧靠股骨皮质.如钉过短起不到加压作用[3];过长则顶尖破环软骨面,术后可见疼痛并影响关节活动。
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优点:空心钉固定对股骨头现有血运破坏少,有利于股骨头再血管化,同时多钉固定又能维持骨折段端足够的稳定性,其手术操作简便、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无需特殊处理,尤其是对基层医院特别适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S.Terry.canale(美)文编,卢世壁文译.坎贝骨科手术学[M].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59.
[2] 齐振熙,张爱华,陈日齐.股骨颈骨折三维模型生物力学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1997,10(3):18~19.
[3] 梁雨田,卢世壁,张伯勋.经皮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1,11(4):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