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腓骨支撑术在复杂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1-07-05  浏览次数:411次

  作者:赵景华,李力庚,田士松,王云峰,赵权,宋会新 作者单位:1.唐山市迁西县医院骨科 唐山 迁西;2.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一科,河北 唐山

    【摘要】 目的 探讨腓骨支撑术在复杂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 例复杂胫腓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先解剖复位内固定腓骨,通过其内支撑器作用,达到间接复位胫骨骨折的目的,然后行髓内针或外固定架固定胫骨骨折。结果 随访10~1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40 例,良2 例,可3 例。结论 应用解剖复位内固定腓骨来达到间接复位胫骨骨折,操作简单,符合骨折治疗的微创-生物学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预防性自体髂骨植骨、注意针道护理、加强康复期指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复杂粉碎性,骨折固定术,微创

  胫腓骨骨折是长管状骨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由于现代致伤暴力的高能量性,骨折类型常呈多段多块的粉碎性骨折,胫骨全长的内侧1/3仅位于皮下,而无肌肉组织保护,骨折后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甚至开放骨折。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需作广泛的软组织及骨膜剥离,软组织坏死、感染及骨不愈合率高,因此,原有的骨折治疗理念受到了极大挑战。微创-生物学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以往对骨折内固定的认识,推动了骨折治疗观念的转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2]。我们自2001年开始,遵循微创-生物学固定的原则,对复杂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先复位固定腓骨,通过间接复位技术整复胫骨骨折后,行带锁髓内钉或外支架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 例,男36 例,女9 例;年龄17~63 岁,平均38.5 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6 例,重物砸压伤15 例,高处坠落伤4 例。闭合性骨折14 例,开放性31 例(Gustilo分类,Ⅰ度11 例,Ⅱ度12 例,ⅢA度8 例)。骨折平面:腓骨上段5 例,中段19 例,下段21 例。胫骨近干骺端骨折8 例,骨干骨折37 例。其中合并脑外伤3 例,胸、腹部外伤4 例,其他部位骨折6 例。急诊手术33 例,择期手术12 例,手术时间1.8~4.5 h,平均2.4 h。

  1.2 治疗方法 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不具备急诊手术条件的,患肢置于布朗氏架上行跟骨牵引,软组织条件允许时外附夹板协助复位,以利择期手术时的操作。开放伤口 彻底清创后,作小腿外侧切口,经趾伸肌与腓骨肌间隙进入,解剖复位腓骨。根据骨折部位及类型分别予1/3管状钢板、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腓骨复位固定后C型臂X线机透视见小腿长度及力线恢复,胫骨骨折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如仍有较大的骨折块分离,透视下进一步通过手法整复、斯氏针经皮撬拨、点状复位钳等技术使之复位。近干骺端骨折或伤口污染重的行三维外固定架固定,其余的采用经髌腱入路,非扩髓髓内钉静力交锁固定。胫骨下段粉碎骨折,取自体髂骨剪成火柴状经后外侧入路植骨[3]促进骨愈合。闭合骨折经外侧切口潜行剪开深筋膜,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对清创后胫骨骨外露创面,经腓骨入路切口向远、近侧延伸,设计小腿前外侧皮瓣局部转移覆盖,供区中厚皮片植皮。术后不用外固定,指导患者行主被动关节、肌肉功能练习。加强外固定架针道护理,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渐进性负重行走。

  2 结 果

  胫骨骨折均达到了功能复位或近解剖复位,45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7个月,平均13.5个月。主要观察伤口、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JohnerWruhs评分[4]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所有伤口甲级愈合,无皮瓣坏死,无软组织及骨感染发生,骨折固定稳定。一期愈合41 例,时间13~29周,平均18周,延迟愈合4 例,经自体红骨髓移植愈合。除3 例因外固定架螺钉钉道有渗出影响练习,踝关节背伸受限外,其余患者膝、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本组优40 例,良2 例,可3 例。

  3 讨 论

  以高能量创伤为主的胫腓骨骨折,伤情复杂,治疗困难。由于骨折多段、粉碎的特点,切开复位通常既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又破坏了骨折端的生物学活性,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因此如何同时达到生物力学稳定和保护骨生物学特性上的双重满意,提高其治疗效果,仍是骨科一个重要的课题。

  3.1 骨折区域的血供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AO固定原则强调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无痛功能锻炼,但由于坚强内固定,往往可能造成骨折段的骨质疏松和再骨折的发生。近二十年来,随着生物接骨技术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以往对骨折内固定的认识,其主要强调能够刺激骨痂形成的固定方法。对长骨干骨折,不强调解剖复位,而重视长骨力线和长度的恢复,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骨折部位的血供。在技术上,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的方法,尽量保护骨折碎块的软组织连接。不强求以牺牲局部血供为代价的精确复位和广泛的软组织剥离,不求内固定物与骨骼间紧密服帖甚至不求骨折断端间绝对稳定,从而使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临床上常见的单独胫骨骨折,骨折移位不明显且稳定,受此启发,根据微创-生物学内固定理论,我们采用先解剖复位内固定腓骨,通过腓骨的内支撑器作用,牵引骨折的远近两端,使骨膜产生张力,借助骨膜和其他软组织的梳理与挤压,使骨折碎片得以复位,纠正胫骨的旋转,恢复小腿的长度及力线。本组复杂粉碎性骨折45 例,骨折复位满意,由于保护了骨折端的血供,骨折愈合顺利。

  3.2 胫骨骨折的内固定物选择 有学者采用双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多段粉碎骨折,可使骨折断端内外侧同时受力加压,骨折端稳定[5],但易引起副损伤。为了维持复位位置、便于功能练习,在胫骨骨折的固定物选则上,作者同意尹承慧等[6]的观点。在髓内钉与外支架的应用选择上,以外支架为首选(本组36 例),因三维外固定架独特的三维立体设计,操作更为简单,手术创伤小,与外侧的腓骨固定结合使用,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矩型框架结构,骨折固定稳固,利于早期功能练习,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3.3 本术式的优点 由于小腿的解剖特点,骨折的同时常合并胫前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骨折端开放。有学者认为早期内固定固然有利于治疗骨折、处理创面,但也可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原本已脆弱的软组织再加上手术的打击犹如“雪上加霜”,因此主张分期治疗,即早期修复软组织,后期以微创为原则进行骨折内固定[7]。作者认为感染率一方面取决于软组织的受损程度及污染程度,更重要的是对伤口软组织是否做到了正确的处理,扩创、彻底清除失活组织,一期无张力覆盖伤口是关键。本组根据创面的部位及大小,以小腿外侧切口为基础,设计小腿前外侧皮瓣,局部转移,操作简单,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发生。胫骨下段血运差,骨折后愈合缓慢,经腓骨骨折的切口入路,行胫骨骨折端的后侧及外侧自体髂骨植骨,可避免新的损伤,加速骨折愈合[8]。

  3.4 手术注意事项 本组技术关键是腓骨的复位与固定,由于胫骨的复位是通过“韧带整复术”完成,因此只要病情允许,尽量早期手术,以利骨折的整复,防止移位的骨折端加重组织的损伤。对于主要的骨折块之间、主要骨折块与骨折断端之间附加经皮有限内固定,可增加骨折的固定效果,分担髓钉或外固定架的应力,利于早期活动。对于老年及服从性较差患者,要加强功能练习指导与钉道护理,可避免感染,最大限度恢复膝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戴鮨戎.微创外科理念的形成与发展[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18.〖1〗[2]王亦璁.BO与AO的不同之处[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1):35.〖1〗[3]Canale ST.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卢世璧,主译.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49.〖1〗[4]Johner R,Wruhs O.Classification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 and correlation with results after rigid internal fixation[J].Clin Orthop,1983,(178):725.〖1〗[5]徐卫国,万春友,夏群,等.双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多段严重骨折[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6,12(1):100.〖1〗[6]尹承慧,符臣学,徐皓,等.交锁髓内钉和动力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4):18161818.〖1〗[7]龚伟华,孙月华,朱振安,等.分期微创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5,8(1):1012.〖1〗[8]徐卫国,金鸿宾,吴英华,等.经腓骨固定胫骨结合踝关节支架治疗治疗Pilon骨折不愈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20):154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