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附18例报臀肌挛缩症30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17 浏览次数:407次
作者:朱磊,冷震,汤黎明,吴博 作者单位:1.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科,233000;2.安徽省固镇县人民医院 骨科,233700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外科手术; 负压引流
臀肌挛缩症[1]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功能部分受限的一种疾病。我院2005年3月~2006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0例,均手术治疗,切口采用负压引流,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17岁,平均年龄8岁。双侧对称发病26例,4例为单侧发病;其中3例患者无臀部肌肉注射史。
1.2 临床表现
“外八字”步态,快走时呈“跳步症”,抱膝圈症(+),交腿症(+),触诊可于大转子后方触及条索物,11例伴有同侧弹响髋。
1.3 手术方法
消毒双侧术区,取健侧卧位;双侧患者一侧手术结束后交换体位。切口选择大转子后上方直切口或切口上缘略向前弧,长约6 cm;切开皮肤、暴露臀大肌筋膜;屈曲、内收、内旋髋关节,使臀肌与髂胫束紧张,在距大转子3 cm处切断并切除2 cm宽挛缩组织;因髋关节前方无重要解剖结构,可用组织剪潜行松解,臀大肌纤维中夹杂有变性挛缩的纤维束,以血管钳分离切断;术中注意保护坐骨神经、不断被动屈曲内收内旋髋关节、找寻挛缩组织并检查松解程度;使髋关节活动达到内收内旋>15°、屈曲>130°,Ober征(-);对伴有弹响髋的病例同时在大转子顶端靠后处将增厚的髂胫束三角形切除部分;术中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冲洗,用输血器裁剪成引流管于切口旁单独戳孔引出接负压引流器;直接缝合皮下筋膜、皮肤。
1.4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双膝并拢固定,48 h后即进行蹲起运动,锻炼抱膝圈征,术后5 d拔除引流管。
1.5 治疗结果
经3~6月随访,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中立屈髋135°、胞膝圈征()、Ober()、交腿征(),步态恢复正常,按愈辉国评估标准[2],优良率达93.3%。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验为肌筋膜纤维增生、玻璃变性。
2 体会
臀肌挛缩又称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本组病例多数具有臀肌注射史,说明注射剂刺激局部组织,继发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瘢痕挛缩,从而产生临床症状[3]。
自1969年Valderrama报道此类病历以来,根据病史及典型体征,诊断不难,治疗应早期手术;手术以解决挛缩为目的,臀大肌上半部纤维、臀中肌表面、髂胫束和阔筋膜张肌为本病挛缩主要部位。我们选择直切口,即能充分暴露松解部位,又减小了术后皮肤张力,使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疼痛减轻。
术后以输血器裁剪成引流管接负压引流,其优点:(1)管径小,对周围组织刺激小;(2)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部分肌纤维渗血,局部产生血肿,不能及时引流则容易引起继发感染或是血肿机化、使得切断的挛缩组织再度黏连,从而导致手术失败。
切口内使用负压引流,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有效的防止黏连,避免术后复发,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赵炬才,张铁良.髋关节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237.
[2]俞辉国,童学波,刘红兵,等.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6):375.
[3]陆裕朴,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