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断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4例
发表时间:2010-09-19 浏览次数:413次
作者:董孟政 李端峰 刘波 卜祥朋
【关键词】 可折断螺纹钉;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多数由于外伤引起,发病率较高,患者多为老年人,如治疗不当,会导致多种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很多,但是骨折不连接和股骨头坏死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约为10%~20%,主要发生于头下型内收型骨折的老年患者[1]。我院自1999―2004年间应用可折断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4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23例,女11例;最大者74岁,最小者16岁。属GardenⅠ型者8例,Ⅱ型者11例,Ⅲ型者10例,Ⅳ型者5例。头下型6例,经颈型16例,基底型12例。随访时间2~5年,平均3年。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平卧于骨科手术床上。首先于X线透视下将骨折复位,力求解剖复位。然后在X线透视下,钻入三枚带刻度的导针。穿针位置约在股骨大转子下方1~3 cm,并使三枚针互相平行,透视下正位观显示下方两枚互相重叠,侧立观三枚针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于三枚导针进针处分别各切开约1 cm的皮肤切口,直到骨皮质。透视下依次拔除导针,沿进针路径分别拧入三枚可折断螺纹钉,使钉尖部达到股骨头软骨面下05 cm处,并使钉的螺纹部分越过骨折线,拧紧螺丝钉,使骨折端对合紧密,固定可靠。每个皮肤切口只需缝合1~2针。
13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患肢穿“丁”字型矫正鞋,以防止旋转。24 h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同时进行髋、膝、踝被动屈伸活动,以防止患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减少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2周后改为主动活动,活动范围逐渐增大,术后4周时接近正常范围。以上功能锻炼应持续至患肢负重行走时。术后1个月可扶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床行走,3个月至半年后视骨折愈合情况,开始负重行走。
2 结果
34例中优23例,术后6个月内骨折完全愈合,无疼痛,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股四头肌肌力Ⅴ级,能正常行走及恢复工作。良8例,骨折延迟愈合,稍痛,关节活动略受限,股四头肌肌力Ⅳ级,术后10~12个月才能行走,恢复轻工作。差3例,骨折未愈合,早期出现骨折端吸收、移位、疼痛、关节功能丧失,股四头肌肌力Ⅱ级以下,需扶拐行走。优良率912%。股骨头坏死2例,骨不连接1例,均为Garden Ⅲ型及Ⅳ型患者。
3 讨论
从本组用可折断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结果分析该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三枚钉呈品字形分布,能抵抗使骨折端分离的拉应力,而使骨折面紧密对合;并且由于钉有螺纹,不易松动、退出、游走,从而避免了一些合并症;固定可靠,术后不用外固定,能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既可防止肌肉萎缩、无力及关节僵硬,又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及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本组大部分病人术后即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少数病人因为合并其他疾病或惧怕疼痛等原因,术后不配合治疗,功能锻炼较差,因而疗效欠佳。为提高可折断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适应证。60岁以上的Garden Ⅰ、Ⅱ型骨折病人;年老体弱,一般状态难于耐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Ⅲ、Ⅳ型病人均适合该手术。对新鲜股骨颈骨折应早期争取复位内固定,有利于股骨头血液循环的改善及重建,可促进骨折愈合及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穿钉位置非常重要,上方一根钉应尽可能靠近股骨颈上缘,不要偏下,下方两根钉紧贴股骨矩,三根钉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穿钉后骨折端要嵌插紧密,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可早期扶拐下床活动,但患肢负重时间宜晚,延缓至术后半年左右;当股骨头血运得到恢复及重建后再开始负重,可降低股骨头坏死率[2]。
参考文献
1沈侠,沈振华.经皮空心加压螺纹子母钉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5,5(3):139
2刘长贵,黄公怡,王公权三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囊内骨折的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1994,14(3):149
济阳县人民医院 251400;济南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