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血沉与C反应蛋白变化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16 浏览次数:480次
作者:王鲁云 作者单位:255400 山东淄博, 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C反应蛋白(CPR)、血沉(ESR)变化与感染的关系及对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84例行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3、6、9、14天采取空腹血检查CPR、ESR数值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PR增高、ESR增快,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感染组患者术后ESR与CPR表现为持续的升高。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ESR与CPR持续的升高预示有感染可能,是早期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一种简单、有效和经济的术后常规筛选检查指标、而且动态监测时间越长升高越快,诊断价值越大。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血沉;关节置换术;感染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越来越普及,为严重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晚期、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提供了一种改善功能、减轻病痛的良好的治疗方法[1]。同时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是灾难性的,尤其是感染,特别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所以预防术后感染,是关节置换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把CPR、ESR作为观察术后感染或潜在感染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CPR、ESR没有特异性,术后CPR、ESR数值普遍升高,如何参考CPR、ESR数值作为监测感染和观察疗效的敏感指标,文献没有相关报道。通过对本科84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所检测的CPR、ESR变化作以总结,以希了解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患者与感染患者CPR、ESR变化的规律,能对术后感染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12月5年时间本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84例,所有的患者均进行CPR、ESR监测。其中股骨颈骨折(头下型、经颈型)患者51例,年龄均大于65岁;股骨头缺血坏死(外伤、激素、酒精、特发原因)28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人工关节返修3例。
1.2 观察方法 术后3、6、9、14天采取空腹血检查CPR、ESR数值。
2 结果
2.1 非感染组 80例患者手术切口无红肿,切口愈合良好,拆线出院,随访无感染发生。CPR、ESR统计结果见表1。表1 非感染组CPR、ESR平均值统计结果
2.2 感染组患者 所有病例中有4例感染患者: 1例术后手术切口红肿分泌物,术后20天行切开置管冲洗 ,最后取出假体;1例双侧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术后局部感染窦道形成后经通常引流冲洗后窦道闭合。2例人工全髋关节返修出现红肿,加强抗菌消炎后红肿消退。CPR、ESR统计结果见表2。表2 感染组CPR、ESR平均值统计结果
3 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正确早期的诊断有助于减少晚期的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前CPR、ESR均正常,并且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并无差异。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非感染组3天即达到峰值,此后迅速下降,术后1~2周后降至接近正常。术后感染组术后6~9天急速上升并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下降的情况与感染控制情况相关。
早期的非感染组患者的CPR、ESR考虑为手术伤口组织分解产物被吸收以及人工关节假体的植入造成。它的数值的升高可在短时间内下降接近正常水平,或在略高于正常值水平持续一段时间。而感染组CPR、ESR表现为术后急速上升持续不降或略降后复升,与手术创面的细菌感染相关, CPR比血沉反映更快。感染组患者早期的CPR、ESR的显著升高是一个特征性改变,CPR血沉升高时有患者只出现体温升高或白细胞升高,故CPR比体温及WBC变化更敏感。
ESR虽不是反映和诊断关节术后感染的特意指标,但它是感染活动的一种表现,也是感染是否控制的标准之一,绝大多数患者的ESR与病变活动相一致,感染越严重,血沉越快。对临床关节术后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CPR是肝细胞合成的非特异性急时相蛋白,在正常人体中含量极微,但在关节感染的急性炎症反映阶段其在人体含量6h内迅速增高,于24~48h到达峰值,由于反应蛋白的半衰期小于24h,故控制感染后会迅速降至正常[2]。与反应蛋白相比血沉动态的上升下降要缓慢。据Wemstem报道反应蛋白升高和出血量、手术时间、使用药物、年龄以及性别无关,与是否细菌感染、损伤组织类型及程度有关。细菌感染时其阳性率高达80%~95%,因而可作为鉴别细菌感染或免疫反应及时观察疗效调整药物等的指标。
CPR、ESR术后出现持续性的升高或第二个峰值预示有感染可能。CPR、ESR比体温、血象增高更快、更敏感,更能准确地反映感染程度,动态监测时间越长,升高越快或极度增高则更具诊断价值。尤其是CPR、ESR显著地急速或极度地增高,持续不降,则更具有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092.
2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