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DHS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0-09-15  浏览次数:427次

  作者:魏勇 作者单位:广饶县人民医院骨科 257300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老年人;动力加压髋螺钉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多种原因,髋部骨折发生率较高,而转子间骨折是其常见类型。为了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 我们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髋部骨折病人135例,其中采用DHS(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病人46例,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病人男29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平均71.5岁,其中60~69岁23例,70~79岁19例,80~85岁4例。致伤原因:摔伤27例,车祸伤18例,病理骨折1例;合并疾病:骨质疏松29例,糖尿病19例,高血压16例,冠心病16例,脑血管病变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强直性脊柱炎4例,乳腺癌骨转移1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1]:Ⅰ、Ⅱ型11例,Ⅲ型16例,Ⅳ型13例,Ⅴ型6例。

  1.2 术前准备 常规进行患肢皮肤牵引,制动。完善各种常规检查,根据情况治疗合并症,血糖一般控制在轻度升高的水平,血压控制在160/100 mm Hg以下,一般状况稳定。

  1.3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患侧垫高,取大转子上2.0 cm开始至大转子下10.0 cm侧方直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肌肉到骨折处,暴露大转子及其下方股骨的外侧,先将骨折处进行复位,如果骨折是粉碎不稳定的,在复位后可先用克氏针进行暂时固定。然后在大转子顶点下方约2~2.5 cm水平,采用135°股骨颈干角定位器,选外侧皮质前后的中点,水平旋入一直径为2.5 cm的导针,C臂X光机定位观察合适后,用特制的扩孔器顺导针扩孔到正确的深度后再用攻丝器攻丝,先不拔导针,沿导针将螺钉旋入到合适的长度,同时注意螺钉上沟槽的位置,再次C臂X光机透视骨折的对位对线情况,确认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根据骨折的类型放置长度合适的股骨外侧接骨板。根据股骨干横径,分别在金属板的钉孔内打孔、攻丝并旋入合适长度的螺钉。用DHS特制螺钉加压器加压股骨颈内螺钉,使骨折线紧密结合或有少许嵌顿,最后将加压螺钉牢固安装。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伤口内放置引流管,依次缝合。

  1.4 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术后患肢继续皮牵引制动,24 h拔除引流管,逐渐进行患肢肌肉功能锻炼,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合并症进行对症治疗。术后2周伤口拆线,同时开始使用下肢被动功能训练器(CPM)行髋、膝、踝三个关节被动屈伸运动。对于Ⅰ、Ⅱ型的稳定型骨折,且无严重骨质疏松者,术后第4周行床边坐、站及借助拐杖行走练习,对于Ⅲ、Ⅳ、Ⅴ型的不稳定型骨折或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者,肌肉锻炼及关节被动活动时间要延迟2周,6周后根据X线拍片情况进行活动。

  1.5 术后随访 本组除2例病人因其他疾病死亡外,44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个月,骨折均于平均6个月内愈合。按Sander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优18例,良19例,可7例,差0例。

  2 讨论

  2.1 DHS手术适应证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特别是此类病人多合并许多合并症,以往多主张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时间长,复位效果差,并发症多等原因,治疗效果欠佳。近几年多主张手术治疗[2],手术方法很多,可根据病人骨折情况及身体状况而定。我们认为DHS治疗有如下优点:①复位完全,手术切开复位可使骨折处解剖复位;②固定可靠,特别是对Ⅰ、Ⅱ型稳定骨折,只需内固定即可,对于不稳定复杂骨折,内固定后可加简单的外固定。由于DHS套管式连接能承受280 kg的抗弯剪力[3],所以稳定性好,固定可靠;③可早期进行活动,由于固定可靠,术后病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了卧床的并发症,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恢复了关节功能。

  2.2 手术要点 手术应在C臂X光机透视下进行。①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如果是稳定骨折,复位较简单,如果是不稳定骨折,牵引床进行牵引复位,然后用克氏针或钢丝对骨折进行短暂固定,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②螺钉的位置在打入螺钉之前,先打入一枚克氏针进行定位。进针点应在粗隆下2~2.5 cm处,股骨外侧中轴线上,即大粗隆与股骨干的移行区,螺钉的位置一般位于颈的正中或略偏前方,正位沿股骨颈长轴平行于股骨矩,侧位于股骨颈长轴的正中最合适。螺钉位于股骨颈的内上方或后下方,均不利于骨折端的稳定,顶部的长度应达股骨头下0.5~1 cm。③骨质疏松病人的处理 老年人转子间骨折,多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病人骨密度和骨强度均下降,内固定易造成失败[4]。所以在复位时尽量减少暴力,加压钉应根据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决定加压的力度。螺钉距股骨头的位置应减少0.5 cm,防止骨质疏松造成断端嵌顿而术后造成切割。同时对大的骨片可用拉力螺钉进行简单固定。

  2.3 围手术期的处理 此类病人多为老年人,多有较多的合并证,所以围手术期处理非常重要。如果外伤后无手术禁忌证,可于外伤后24 h内按急症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有合并症,应先纠正合并症,待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一般时间在一周左右,尽量提高病人对手术的适应能力。术后的康复应结合骨折的稳定性和病人的一般情况综合考虑。如果骨折较稳定,可协助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如果骨折稳定性差,可给予短期制动,防止由于早期活动造成骨折端的移位。本组未出现术后再移位的患者。本组有一例乳腺癌病理骨折的病人,尽管术后对生命延长意义较小,但术后病人早期活动,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治疗也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Rockwood CA.Jr,Green DP. Fractures in adults[M]. 2nd edition. JB Lippincott co Philadelphia,1984.

  [2] 王亦璁,孟继懋.骨与关节损伤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87.

  [3] 王福权,骆燕禧, 黄公怡,等.加压滑动鹅头钉的应力测试和对髋部骨折治疗的初步结果[J]. 中华骨科杂志,1990,10:165.

  [4] Stromsoe K. Fracture fixation problems in osteoporosis[J].Injury, 2004,35(2):10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