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单枚cage 联合cage前间隙打压植骨附加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发表时间:2010-06-13  浏览次数:499次

  作者:冯虎,袁峰,周冰,陈向阳,龚维成,赵 杰 作者单位:(1.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江苏徐州221002;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10000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枚箱形融合器(cage)联合cage前间隙打压植骨附加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单枚cage联合前间隙打压植骨加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40例,术后应用Boxall复位指数、腰骶关节角、椎间隙高度指数、Suk法判断骨融合及Cedell评判术后功能恢复,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9个月。Boxall复位指数、腰骶关节角、椎间隙高度指数术前、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与随访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照Suk方法判断骨融合率为100%,功能按照Cedell评判标准恢复满意。结论 单枚cage 联合cage前间隙打压植骨附加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椎间融合;植骨;内固定

  单纯的后外侧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存在生物力学缺陷,目前面临着考验。椎间融合联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肯定。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单枚箱形融合器(cage)联合cage前间隙打压植骨附加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其中40例得到6个月~3年随访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42~68岁,中位年龄54岁。滑脱类型:退变性滑脱29例,腰椎峡部裂11例。滑脱部位:L4-5 31例,L5~S1 9例。滑脱程度按照Meyerding分度:Ⅰ度17例,Ⅱ度23例。所有患者均有顽固性腰痛,其中27例伴有间歇性跛行,22例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25例痛觉减退。病程9个月~7年,中位病程3年1个月,保守治疗无效。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俯卧位,以融合间隙为中心后正中入路,推开椎旁肌显露达双侧小关节外缘,确定副乳突位置。于双侧椎板融合移行处切断棘突,保留棘上及棘间韧带并拉开,完全切除滑脱椎椎板;有神经根症状者,切除部分或全部关节突部分,并行神经根管减压。牵开神经根,切除后方椎间盘组织,保留前纵韧带和纤维环前部的完整性,切除上下椎体软骨板达软骨下骨并置入撑开器探查椎间隙的高度。于椎体两侧副乳突部分为进钉点,置入椎弓根螺钉,上连接棒并撑开复位。选用相应直径铰刀和刮勺刮除残留的椎间盘和软骨终板,制作箱形cage通道,深度一般为3~3.5 cm,倾斜度为30~45°,在容许范围内尽可能放置在椎体中心部位。将自体骨绞碎并植入cage内,将修整的碎骨块植入cage通道的前间隙并牢固压紧,将单枚箱形cage沿通道置入,其后缘一般距离椎体后缘0.3 cm,cage后缘与椎体后缘不要留有间隙,以防止前间隙的骨块向后方脱落。C型臂透视位置满意后连接棒予以适当抱紧加压,锁定螺帽,连接好横连接杆,剩余自体骨和异体骨植于横突间及小关节突外侧。

  对Ⅱ度滑脱,先于滑脱椎体及下位椎弓根置入螺钉,相应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并神经根管减压后,上好两侧连接棒,专用复位工具撑开复位满意后,固定一侧连接棒,对侧棒取出。按照上述方法打压植入骨块和箱形 cage后,同样上棒,椎间隙适当压紧,锁定螺帽,上横连接杆及植骨。

  1.3 评判标准 术后恢复根据Cedell评判标准:好:完全恢复工作和运动能力,但过度劳动可出现轻度疼痛、肿胀、僵硬或疲劳。可:恢复工作和多数运动能力,过度劳动可出现重度疼痛、肿胀、僵硬或疲劳。差:工作能力下降,往往需要改变岗位,从事轻体力工作;行走能力明显下降,几乎丧失运动能力;活动后常出现严重疼痛、肿胀、僵硬或疲劳,需用止痛药。依据患者X线片观测以下指标 [1]:①Boxall指数,侧位片上滑脱椎体在下位椎体上的相对滑脱距离/下位椎体的水平长度;②腰骶关节角,侧位片上滑脱椎体上缘与S1椎体上缘水平线夹角;③椎间隙高度指数,侧位片上计算Ullmann线到上位椎体下缘的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的比,代表椎间隙的相对高度;④术后融合率,根据Suk方法判断术后骨融合情况:坚强融合,融合节段间有连续骨小梁通过,动态位片上节段间相对活动小于4 mm;可能融合,融合节段未见连续骨小梁通过,但动态位片上节段间相对活动小于4 mm;不融合,融合节段间有明显的间隙,动态位片上节段活动大于4 mm。

  2 结 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并发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2例,经紧密缝合椎旁肌及引流管口后痊愈,未发生神经根的损伤。随访6个月~3年,平均19个月,无断钉、断棒及椎间融合器移位现象。按Suk标准40例均达坚强融合,融合率为100%。术后恢复根据Cedell评判标准:好32例,可8例。

  手术前后Boxall指数、腰骶关节角以及椎间隙高度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时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滑脱椎体复位满意,椎间隙高度明显恢复,术后腰骶关节角较术前平均增加5°,随访时无明显丢失(表1)。表1 手术前后及随访侧位X线测量结果与术前比较:*P<0.01

  3 讨 论

  后路椎体间植骨有4种不同方法:①1985年Cloward[2]采用4块3面皮质髂骨块平行植于椎体间,此法取材及植入技术要求较高;②同年,Lin等[3]采用4块2面皮质髂骨条平行植入椎体间,此法植骨块易塌陷;③1988年Steffee等[4]采用2块3面皮质髂骨块,并于2块骨块间同期植入部分碎骨,并辅以Steffee内固定,疗效良好;④1997年Suk等[1]应用1块3面皮质髂骨辅以较多的碎骨斜植入椎体间,外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自体髂骨块作为融合介质的方法存在着力学和生物学的缺陷:三面皮质骨不能承担椎间融合所需的生理负荷,从而导致植骨块易塌陷,不能维持融合椎间隙的高度[5]。为了克服这些不足,Bagby[6]设计出椎间融合器,并于1988年首次报道。椎间融合器按外形功能主要分为螺纹器、箱形融合器和垂直环状融合器3种。本组均采用箱形融合器,外形为中空楔形,与椎体接触的一面两边有齿状设计防止其从间隙脱出,此齿状设计可产生比常规骨块高3倍的抗拔出强度,其框架结构在力学上起到支撑功能,中空部分置入自体骨融合。本组病例经过平均19个月观察,手术前后Boxall指数以及椎间高度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访时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滑脱椎体术后稳定性、腰椎力线维持满意。

  应用椎间融合器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椎间高度,通过“牵张-压缩”[7]机制达到融合节段的稳定,同时避免了供骨区的并发症。但毕竟是界面固定,且具有应力阻挡和融合器内植骨量少而影响融合程度等缺点。Bidedman计算,BAK最大融合界面仅占整个终板面积的10%。因此在椎间隙内cage前方打压植入颗粒骨从而提高植骨量的方法,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在本组病例中,我们参照Steffee和Suk在骨块间植碎骨的方法,在cage前间隙植入碎骨块并压实后,再置入相应cage,从而提高了椎间植骨量和界面接触面积,有利于椎体间骨融合。经随访本组病例均获坚强融合,临床疗效满意。本组病例经过平均19个月观察,无断钉、断棒及椎间融合器移位现象。

  【参考文献】

  [1] Suk S, Lee CK, Kim WJ, et al. Adding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o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nd posterolateral fusion after decompression in spondylolytic spondylolithesis [J].Spine,1997,22(2):210-220.

  [2] Cloward RB.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updated [J]. Clin Orthop Relat Res,1985,(193):16-19.

  [3] Lin PM, Cautelli RA, Joyce MF.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J].Clin Orthop Relat Res,1985,(180):154-168.

  [4] Steffee AD,Sitkowski DJ.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nd plates [J]. Clin Orthop Relat Res,1988,(227):99-102.

  [5] Brantigan JW,McAfee PC,Cunningham BW,et al.Interbody lumbar fusion using a carbon fiber cage implant versus allograft bone:an investingational study in the Spanish goat [J].Spine,1994,19(13):1436-1444.

  [6] Bagby GW.Arthrodesis by the distraction-compression method using a stainless steel implant [J].Orthopedics,1988,11(6):931-934.

  [7] Goh JC, Wong HK, Thambyah A, et al.Influence of PLIF cage size on lumbar spine stability [J]. Spine, 2000, 25 (1): 35-3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