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7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8  浏览次数:459次

  作者:徐明明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华医院,神经内科,杭州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脑脊液(CSF)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17例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直立性头痛,部分病例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头晕、颈强直;腰穿压力均低于70mmH2O,CSF可含少许红细胞,蛋白含量增高;头颅磁共振(MRI)检查示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和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结论 认识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CSF和MRI表现至关重要,本病应警惕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并注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鉴别。

  【关键词】 原发性低颅内压,头痛,磁共振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 SIHS)是指原因不明,预后良好,颅内压低于70mmH2O的一组症候群。临床以起立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颈抵抗为主要临床表现,当平卧时症状减轻或消失为特征。此综合征临床较少见,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本征近来报道有增多的趋势,对其临床表现的认识也日趋丰富。现将2004年9月至2007年3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7例SIHS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中,男5例,女12例,年龄21~73岁,平均49岁。均为急性起病,病程2天~2月,无颅脑外伤、脑脊液漏、颅脑手术、腰椎穿刺、腹泻脱水等病史。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3例,过度疲劳1例,余均无明显诱因。

  1.2 临床症状:急性发病者12例,缓慢起病者5例。17例均表现为头痛,坐位或站位时头痛剧烈,平卧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其中伴有恶心、呕吐13例,伴头晕3例,四肢乏力1例,耳鸣听力下降1例,视物模糊1例。头痛部位:前额部3例,额顶部2例,双颞部2例,顶枕部1例,后枕部3例,全头痛6例。疼痛性质多为缓慢加重的轻、中度钝痛或搏动样痛,有5例表现为剧烈的炸裂样痛。颈部抵抗3例,右巴氏征阳性1例,右膝腱反射活跃1例。12例未见异常。

  1.3 实验室检查:①腰椎穿刺:全部病例均于侧卧位行腰椎穿刺,CSF初压均低于70mmH2O,其中3例压力测不出,需空针负压抽吸,CSF无色清亮14例,淡黄色2例,血性1例,因脑脊液量少未做三管试验。压腹试验证实穿刺针头确在椎管蛛网膜下隙内,压颈试验证明椎管无阻塞现象。1例行三管试验未见均匀血性液。脑脊液RBC(23_10400)×106/L 5例,WBC(0_8)×106/L 16例,(9_10)×106/L 1例;蛋白正常3例,0.42_0.89g/L 8例,2.27_4.49g/L 2例,蛋白量少未测出4例。17例患者糖和氯化物检查均正常。三大染色均阴性。②脑电图检查3例,均为轻至中度异常。③头颅CT检查6例,4例正常,1例显示硬膜下血肿。CTA检查示静脉先天变异1例。头颅MRI检查14例,正常7例,硬膜下积液7例,其中3例合并有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和增厚。④经颅多普勒(TCD)检查3例,显示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均存在广泛痉挛。

  1.4 治疗及转归:全部病例经确诊后均采取平卧位休息,多饮水,大量静脉补液1000~2000ml,并给予血管扩张剂以促进脑脊液分泌,其中10例加用激素治疗。16例均在3周内症状消失或好转出院,其中1例并发硬膜下血肿经钻颅导管引流术后治愈出院。

  2 讨论

  2.1 病因与发病机制:SIHS病因和发病机制不甚明确,有人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本组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3例。过度紧张及疲劳可能是其诱因,本组有1例。文献报道SIHS的发病机制可能为:(1)下丘脑功能紊乱,脉络膜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使CSF生成减少;(2)矢状窦及蛛网膜颗粒吸收亢进,使CSF回流过快过多;(3)脑膜膨胀和脊膜、蛛网膜憩室,潜在CSF漏。轻微外伤、过度用力、椎体骨刺均可造成脑(脊)膜的撕裂,特别是那些硬膜或蛛网膜比较脆弱易形成脊膜憩室的患者更常见。本组因未行放射性核素检查,故不能排除有潜在CSF漏的病例。

  2.2 临床表现:颅内低压是指侧卧位腰椎穿刺压力<70mmH2O的一种病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颅内低压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30岁多见,本组20~30岁3例,31~73岁14例。发病可急可缓,常见症状为头痛,多位于额、颞、枕或全头,也可延及颈肩及背部。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坐起或站立时头痛明显加重,平卧则很快减轻或消失。这是由于颅内压降低减弱了脑脊液正常的“液垫”作用,使脑组织在颅腔内下沉,牵拉、刺激、压迫颅底硬脑膜、颅底静脉窦、血管和神经等颅内的痛敏感组织而引起头痛[1]。常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及四肢无力、视物模糊等,少数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以及癫痫样发作等。这些改变与颅内低压导致前庭蜗内半规管压力改变及脑组织下移,视交叉受压及中脑、脑桥或小脑扁桃体下移有关。本组伴恶心、呕吐13例,头晕3例,四肢乏力1例,耳鸣听力下降1例,视物模糊1例。一般不出现神经系统局限体征。有报道指出约有10%低颅压患者并发硬膜下血肿,此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颅内静脉压高于颅内压,引起颅内浅静脉高度扩张而出血[1]。也可能是脑表面与硬脑膜之间的一种变异静脉,于颅内压过低时受牵拉、损伤而出血,或是因长期颅内低压、颅内静脉扩张、血液外渗所致[2]。本组有1例发生硬膜下血肿,发生率为5.88%(1/17)。

  2.3 实验室检查: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降低(<70mmH2O),个别病例压力很低甚至测不出,放不出脑脊液,呈“干性穿刺”,本组有3例(17.65%)。少数病例压力不低于70mmH2O[3],因为这些患者正常情况下颅内处于较高水平;且CSF漏呈间歇性时,CSF压力是可以改变的。部分患者脑脊液蛋白可轻度增高,RBC略增高,是因为脑脊液低压状态导致脑膜高度水肿,随后RBC及血浆蛋白渗出到蛛网膜下腔。淋巴细胞轻度增高可能是脑脊液漏出部位存在炎症反应或RBC外渗反应[4]。本组中蛋白轻中度增高10例(58.8%),RBC增高5例(29.4%),WBC轻度增高1例(5.88%)。

  CT检查对SIHS的诊断无特异性,部分可见脑室系统缩小,以侧脑室、鞍上池变化明显,目前认为头颅MRI是诊断SIHS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MRI特征性改变为硬脑膜增厚并弥漫性均匀强化。本组中有3例(17.6%)出现硬脑膜强化和增厚;另一特征为“下垂脑”,即整个大脑及小脑扁桃体下移,脑桥变平,视交叉下沉,鞍上池消失;还可见SIHS的并发症,如硬膜下积液或血肿的改变。本组有1例并发硬膜下血肿(5.88%),7例并发硬膜下积液(41.2%),未发现有“下垂脑”表现。SIHS头颅MRI的改变是可逆性的,当临床症状好转时MRI的改变也随之改善或消失,其可逆性可与其它疾病相鉴别。另TCD检查可显示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均存在广泛痉挛[5],本组有3例行TCD检查并存在上述情况。

  2.4 诊断与鉴别诊断:当患者具备典型的体位性头痛,腰穿发现颅内压低,头颅CT示脑室小,MRI表现为硬脑膜强化,脑下沉的表现,除外颅脑外伤引起的脑脊液漏、中毒性疾病(如巴比妥中毒)、代谢性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以及各种疾病引起的失水、休克状态,即可诊断本病。

  2.5 治疗与预后:原发性颅内低压通常有自限性,但有时头痛剧烈且持续数月,服用一般止痛剂无效。其治疗方法通常有:(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充分补液,应用血管扩张剂、短期内使用皮质激素、咖啡因等;(2)硬膜外或椎管内注入生理盐水;(3)硬膜外血补片疗法,据文献报道该疗法对SIHS非常有效,在国外已被广泛采用[6]。Waguri等认为由于硬膜外血补片机化后可有效填塞硬膜,阻止CSF漏出;还可使CSF反应性分泌增加、吸收减少,蛛网膜下隙压力升高等,从而迅速达到疗效[7];(4)CSF漏补术,Hejazi等提出诊断为SIHS后无论有CSF漏均可先行硬膜外血补片疗法,效果不佳者加做放射性核素脑池造影或CT脊髓扫描,确定CSF漏的部位后再行手术修补[6]。本组以保守治疗为主。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但需重视和严密观察,警惕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应及时行头颅CT检查,有时CT检查为等密度影,必要时行头颅MRI检查。还应注意该病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特别是腰椎穿刺压力为0时,易误认为穿刺未成功,因而反复穿刺造成出血而误诊。

  【参考文献】

  [1]安德仲.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

  [2]殷邦鼐.原发性低颅压合并双侧硬膜下血肿1例[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3,6(1):46.

  [3]Mokri B, Hunter SF, Atkinson JLD, et al. Orthostatic headaches caused by CSF leak but with normal CSF pressure[J]. Neurology, 1998,51(9):786-790.

  [4]顾平,张和振,张祥建.实用神经内科诊疗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32.

  [5]吴小炼,高爱凤.16例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综合征TCD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4):215.

  [6]Waguri N, Tomita M, Hayatsu K, et al. Epidural blood patch for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J]. Acta Anaest hesiol Scand, 2002,46(6):747-75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