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坦索罗辛与非那雄胺联用治疗对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2-21  浏览次数:1283次

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40岁以上男性是主要发病群体,该病的发生率和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1]。除了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治疗BPH主要依靠药物控制,坦索罗辛与非那雄胺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BPH最广泛的药物,但两者同时服用是否具有协同效应仍处于争议阶段。笔者为了探讨坦索罗辛与非那雄胺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对60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2年4月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56~75岁,平均(61.8±7.9)岁。所有患者均经过问诊、直肠指诊、B超确诊前列腺增生症。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60例患者病情:重度11例,中度30例,轻度19 例。60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A:坦索罗辛[哈乐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81 0.2 mg×10粒/盒]0.2~0.4 mg,1次/d。对照组B:非那雄胺(保列治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H20041025 5 mg×10片×1板/盒)5 mg/次,1次/d。观察组:联合口服坦索罗辛、非那雄胺,具体用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2]: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治疗后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后对照组A与对照组B两组疗效相当(P> 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BPH是目前中老年男性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治疗 BPH的药物种类主要分为A受体阻滞剂、5A还原酶抑制剂及植物制剂三种。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BPH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基质中A-AR(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当前列腺发生增生时,A-AR分泌上调,导致前列腺主要平滑肌的张力增加,BPH患者尿道压迫更厉害,排尿障碍症状更加明显[3-4]。笔者认为,根据BPH的发病原因,只要降低A-AR分泌水平,则可使前列腺平滑肌松弛,降低其对尿道的压迫,改善患者排尿。

坦索罗辛属于选择性A1A-AR阻滞剂,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选择性地阻断前列腺中的A-AR,达到松弛前列腺平滑肌,从而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排尿困难等症状。从对照组A数据可知,单纯服用坦索罗辛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雄性激素在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据主要作用,睾酮是雄性激素的主要成分,其在5A还原酶的还原作用下变为双氢睾酮。非那雄胺是4-氮甾体激素化合物,为特异性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抑制外周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降低血液和前列腺、皮肤等组织中二氢睾酮水平。前列腺的生长发育和良性增生依赖于二氢睾酮,非那雄胺通过降低血液和前列腺组织中的二氢睾酮水平而抑制前列腺增生、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临床症状。从对照组B数据可知,单纯服用非那雄胺亦可达到理想效果。

本文通过观察组结果显示:联合服用坦索罗辛和非那雄胺可达到超过单服的目的,联合使用组患者在临床症状、IPSS评分、前列腺重量(体积)以及膀胱残余尿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故笔者认为对于不宜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而言联合治疗方案是最佳内科途径,安全性高,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4 参考文献

[1] 那彦群.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治疗现状及思考[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4):937.

[2] 马永江,王林辉.前列腺增生症发病原因的研究进展[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8(3):148.

[3] 王建业.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5(11):809.

[4] Roehrborn CG.BPH pmgression:concept and key lemrning from MTOPS,ALTESS,COMBAT,and ALF-ONE[J].BJU Int,2010,101(3):1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