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比对
发表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829次
支原体又称霉形体,是现阶段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支原体包括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是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1]。笔者对636例支原体液体培养阳性的结果与固体培养法进行比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为2013年1月~2013年10月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在我院门诊就诊;女性为妇产科门诊及皮肤科门诊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8岁;男性为皮肤科门诊及泌尿外科门诊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40岁。共1927例标本,男443例,女1484例。1.2 标本的采集1.2.1 女性患者标本:采集宫颈分泌物,暴露宫颈后,用无菌棉球将宫颈口外的黏液拭去,然后用无菌拭子插入宫颈管内50px处,旋转拭子,15~20s后取出,置于无菌试管送检。1.2.2 男性患者标本:取尿道分泌物,用无菌棉球拭去尿道口分泌物,用无菌拭子自尿道口插入1~50px,旋转拭子并停留20s取出置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患者取材前1周内未使用任何抗菌药物治疗,为了避免漏检,采集标本应在排尿后2小时进行。1.3 支原体固体、液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固体培养基用法国生物梅里公司生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基。液体培养、鉴定和药敏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公司生产的MycoplasmaIST2支原体试剂盒,有9种抗菌药物:强力霉素(DOT)、交沙霉素(JOS)、氧氟沙星(OFL)、红霉素(ERY)、四环素(TET)、环丙沙星(CIP)、阿齐霉素(AZM)、克拉霉素(CLI)、原始霉素(PRI),具体操作和结果判断严格按照支原体试剂盒说明书进行。1.4 方法:将取自女性的宫颈拭子、男性尿道拭子接种在MycoplasmaIST2支原体液体培养基,35℃培养箱内培养,24~48h后,液体培养阳性转种固体培养基,放入CO2 培养箱,24~48h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形态。1.5 观察指标:固体培养在低倍镜下观察菌落形态,解脲脲原体—棕褐色海胆样菌落、人型支原体—油煎蛋样菌落。
2 结果
2.1 支原体感染检出率:在1927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总数为636例,阳性率为33%。详见表1。2.2 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对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详见表2。2.3 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相符率:固体培养主要解决混有其他微生物支原体感染,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相符率。详见表3。
3 讨论
采用液体培养基鉴定泌尿生殖道中的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各级实验室广泛开展的检验项目。因泌尿生殖道不是无菌的,还有其他微生物,但是单凭Uu为尿素阳性、Mh为精氨酸阳性作为鉴定的依据,存在不足。固体培养是支原体培养的“金标准”。液体培养只是根据液体培养基和试条反应杯的染色变化来判断阳性和阴性,液体培养简单、方便、快速被多数医疗单位采用,液体培养肉汤染色变化只是一种提示和初筛。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规范方法,判断支原体阳性的结论最终是建立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典型支原体菌落。如果混合其他微生物感染,单纯依靠液体培养就显得不足,有时需要将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相结合。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IST2支原体试剂盒,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相符率为97%,如果液体变红且清亮可以不用做固体培养,液体变红但浑浊需要增加固体培养,只有准确地鉴定才会有准确的药敏结果,为临床提供可靠报告。本地区支原体属阳性检出率为33%,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率为74%、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为2%、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4%;Uu阳性率明显高于Mh和Uu加Mh阳性率,与何癑等报道一致[1]。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对以破坏细胞壁为主要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β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属、万古霉素等天然耐药、因此,不宜选用β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本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菌药物中,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微生物DNA旋转酶,由于使用方便,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我国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人类、动物界的广泛应用,导致Uu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急剧上升[2]。表2结果显示,Uu对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率很高[3],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敏感率仅为8.46%和16.14%,由此可见,应慎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Uu感染。Uu最敏感的抗菌药物为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4]。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为解脲脲原体(Uu),支原体的不同感染类型耐药性不同。临床应参照体外支原体鉴定、药敏试验结果、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结合患者等综合情况选用抗菌药物,规范治疗,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确保医疗安全。
4 参考文献
[1] 何 癑,潘伟芳,窦宇红,等.2007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760.
[2] 费迎明,赵 文,金法翔,等.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检测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315.
[3] 张有忠.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脲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527.
[4] 史训忠,李春仙,陈 敏,等.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变化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325.
[收稿日期:2013-11-18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