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对不育男性生育功能的评价
发表时间:2012-07-12 浏览次数:681次
作者:刘永杰,刘芳,白刚,金锐,包俊华,王莹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与不育男性生育功能的关系,了解原发和继发、回族和汉族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519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按WHO标准,行计算机辅助精子动态和瑞-吉染色精子形态学比较,分析BMI与精液质量参数的关系,以及原发和继发、回族和汉族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差异。结果 BMI与年龄(r=0.207,P<0.01)、不育年限(r=0.110,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精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121,P<0.01);继发不育患者的精子密度和a+b级精子比率明显高于原发者(P<0.05);汉族不育患者的精子密度显著高于回族(P<0.05)。结论 BMI是影响不育男性生育功能的因素之一,应该关注不育男性的体形和饮食结构。
【关键词】 体重指数;不育;精子
目前,我国居民存在营养状况过剩导致明显的超重或肥胖,而肥胖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有关[1],肥胖本身及其相关的系统性疾病都有可能影响到男性的生殖健康,导致精子密度和活力下降。作者就体重指数(BMI)对不育男性生育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2008年11月就诊我院生殖中心男科门诊的不育症患者519例,常规询问病史、生殖系统体检,测量身高、体重,排除睾丸发育不全、内分泌异常、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者,年龄22-46岁,平均(30.27±0.21)岁,不育年限1-15年,平均(3.12±0.12)年。
1.2 精液分析方法:按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四版)标准,用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进行分析。用瑞-吉染色[2],严格按WHO标准进行计数分析,正常形态精子要求头部、中段、尾部都完全正常。
1.3 观察指标:BMI、精液质量参数以及正常形态精子比率。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用(±s)表示。
2 结果
2.1 BMI与不育患者年龄及精子质量的关系:BMI与患者年龄(r=0.207,P<0.01)、不育年限(r=0.110,P<0.05)呈明显正相关,与精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121,P<0.01),结果见表1。
2.2 BMI与不育分类及民族的关系:BMI与原发不育者的精子密度呈明显负相关(r=-0.122,P<0.05),与汉族的精子密度亦呈显著负相关(r=-0.155,P<0.01),结果见表1。
表1 BMI与不育患者年龄及精子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略)
2.3 原发、继发不育患者精液参数的比较:原发不育患者的精子密度、a+b级精子比率明显低于继发不育者(P<0.05),正常形态精子比率、BMI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回、汉族不育患者精液参数的比较:回族患者的精子密度明显低于汉族(P<0.05),a+b级精子比例、正常形态精子比例、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2 原发与继发不育患者的比较(略)
表3 回、汉族男性精液质量的比较(略)
3 讨论
BMI是最常用的诊断肥胖的指标之一,WHO于1990年提出当BMI>24时可以定义为超重,>30时定义为肥胖[3]。王勇[4]等动物试验发现,随着肥胖程度的逐渐加重,可造成睾丸发育不全、睾丸生殖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可见肥胖是影响男性生殖功能的因素之一,对不育男性患者,应该关注他们的体形。
精子的产生、成熟到最后排出体外,依赖于稳定的生殖内环境,如果存在机体内环境紊乱就会影响到精子,导致生育功能下降。成人随着BMI的增加就意味着体内脂肪含量的增加,脂肪的增加可通过多方面影响生殖内环境:①脂肪组织是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场所之一,脂肪过多就会使雌/雄激素比例失调,导致生殖内分泌紊乱;②脂肪具有保温功能,可使本需低温的睾丸周围散热减慢,以及脂肪形成的内压力将睾丸推向腹部,加上肥胖的腹部和大腿,导致阴囊内温度升高,从而影响睾丸的精子生产、成熟等,出现精子密度、a+b级精子比率和正常形态精子比率的下降,降低了男性的生育力,甚至出现不育。
本资料显示,BMI与年龄和不育年限呈明显正相关(P<0.01),与精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在原发和汉族不育症患者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继发和回族中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由此,我们分析了原发与继发之间的差异性,发现继发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密度和a+b级精子比率均较原发者高(P<0.05);分析回、汉族之间的差异性,发现汉族不育患者的精子密度较回族高(P<0.05)。本组病例中汉族437例,回族仅82例,出现的差异可能由于所收集标本数量的不等导致,但也可能由民族本身的差异或风俗习惯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李洁,王玉侠.肥胖发生机制及减肥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64-67.
[2] 黄宇烽,许瑞吉.男科诊断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05-222.
[3] WHO.Diet,nutrition,and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Report of a WHO Study Group[J].Technical Report Serials 797.Geneva:WHO,1990.
[4] 王勇,刘晓平,秦达念,等.营养性肥胖对青春期雄性大鼠睾丸发育过程的影响[J].中华男科学杂志志,2007,13(6):51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