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Ⅲ型前列腺炎63例
发表时间:2012-04-11 浏览次数:641次
作者:王福宽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 天津 301700
【关键词】 Ⅲ型前列腺炎 血府逐瘀汤 中医药疗法
2007年11月—2009年3月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Ⅲ型前列腺炎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3例均为我院外科门诊患者,年龄18~55岁,平均32.4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3.8年;已婚41例,未婚22例。6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会阴、阴囊部位不适或坠胀感,尿频、尿急、尿道刺痒、排尿不尽、尿后滴白,并有性欲减退、遗精、早泄等症状。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1]及美国NIH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尿频、尿痛及尿分叉,会阴及耻骨上区疼痛不适,腰骶部酸胀,精索及睾丸疼痛,头晕失眠及性功能障碍。直肠指诊前列腺体积正常、肿大或缩小,稍硬有轻度压痛。镜检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0~++)。膀胱充盈后经腹前列腺B超显示:前列腺回声不均匀,包膜不规则或有灶性钙化斑。尿道拭子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检测阴性者。
1.3 排除标准
急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尿道狭窄、输卵管结石、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合并有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精神障碍疾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组方:当归15g,生地、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牛膝各10g,桔梗6g,枳壳10g,柴胡、甘草各6g。随症加减:肾虚者,加山茱萸、益智仁各10g;热甚者,加黄柏、知母各10g;气虚者加党参10g,黄芪15g;瘀血甚者,加三棱、莪术各10g;尿频、尿急者加乌药、益智仁各10g;性欲减退、遗精者加桑螵蛸、覆盆子、淫羊藿、锁阳各10g。1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食品。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后第2周、第4周进行EPS(前列腺液)检查。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相关内容拟定。①临床治愈: EPS常规WBC<10/HP,前列腺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②显效: EPS常规WBC明显减少,但WBC>10/HP,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有明显改善;③有效: EPS常规WBC有所减少,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有所改善;④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EPS常规WBC无变化或加重。
3.2 结 果
63例中,临床治愈34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3%。
4 讨 论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白浊”、“精浊”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肾元亏虚、膀胱湿热和瘀血阻络。肾元亏虚,气化不利,导致尿频,尿不尽;湿热、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出现尿痛、尿道灼热;肾虚不能约束精室,精液下流,湿热煎熬尿液,二者相合。可见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虽然复杂,但在病理方面却有其共同特点,即多种病因均可导致前列腺腺管、腺泡及间质充血水肿,腺管阻塞。而临床症见下腰、少腹、会阴等部位固定不移的疼痛,尿频、尿痛,舌质紫暗等,均提示该病应属中医血瘀证范畴。因此,根据“血实宜决之”的治疗原则,应用活血化瘀之品,能改善前列腺腺管、腺泡微循环,有助于腺液排泄。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3辑.1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