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后壁与直肠后壁折叠短路缝合改良Sigma可控膀胱术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15 浏览次数:546次
作者:邓刚,李印东,刘永辉,明成清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关键词】 膀胱肿瘤
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我科对6例膀胱肿瘤患者行乙状结肠后壁与直肠后壁折叠短路缝合的方法改良Sigma可控膀胱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48~72岁,平均57岁。膀胱移行细胞癌5例,鳞癌1例,病理分级G2 1例,G3 5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常规的方法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后,以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为中点,折叠缝合乙状结肠与直肠相邻之浆肌层,沿结肠带向远近端切开肠壁全层20~25 cm,用可吸收线将相邻乙状结肠与直肠壁全层连续毯边缝合。松解两侧输尿管。将两侧输尿管末端剖开外翻形成乳头,从后腹膜切口拉出,并潜行于乙状结肠系膜。将两侧输尿管分别植入代膀胱后壁。两侧输尿管内分别留置单J管引流,从肛门引出,肛门置入肛管于代膀胱内。将代膀胱后壁远端与近端折叠缝合形成乙状结肠与直肠短路( :B与B1;A与A1缝合)。常规缝合代膀胱前壁,代膀胱顶部与乙状结肠侧壁缝合固定。术后肛管及单J管留置15 d后一同拔出。每2个月复查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及超声,必要时复查静脉尿路造影法(IVU)。
2 结果
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膀胱全切除后的乙状结肠后壁与直肠后壁折叠缝合短路改良Sigma可控膀胱术平均手术用时50 min。1例拔出单J管后早期有尿频、尿急,夜间有时漏尿,1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均未发现肾积水。IVU亦未发现有吻合口狭窄及输尿管反流。术后1月大便成型,尿色变清。白天尿控良好,5~6次,无尿失禁,夜间尿控满意,1~2次,每次尿量:200~400 ml。电解质、肾功能均保持正常,新膀胱未见输尿管反流。
3 讨论
1990年至1993年Fisch等[1]首先报道Sigma直肠膀胱术,国内李贤初等[2]于1995年报告Sigma直肠膀胱术8例,程双管等[3]于2001年报告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14例。一直以来,一种患者易于接受,具有接近正常生理可控制排尿功能、操作简便的膀胱替代术式一直在不断探索中。本术式中由于乙状结肠位于盆腔,接近膀胱位置,且与膀胱由相同神经支配,术后排尿接近正常生理。其管腔大,将剖开的肠管折叠缝合形成的贮尿囊,不同部位肠壁收缩对囊内压力的影响相互抵消,囊内压力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增加了顺应性。结肠粘液分泌比回肠少,术后堵管现象少。利用自身肛门括压肌控尿,自主意识控尿效果良好,肌环强大,不易出现尿失禁。肛门出口宽大,随意识控制性强,术后一般不会出现排尿困难,且接近生理位置、患者易于接受,尤适用于女性患者。通过储尿囊后壁远端与近端折叠缝合成乙状结肠与直肠间短路,达到粪尿隔离、尿粪分流,粪尿可分别直接刺激排便反射弧排出粪尿。储尿囊顶侧壁缝合固定于乙状结肠侧壁,将储尿囊与乙状结肠形成夹角,能更好的使粪尿隔离、尿粪分流,有效的避免了肾盂输尿管的逆行感染。笔者认为,乙状结肠后壁与直肠后壁折叠短路缝合的方法改良Sigma可控膀胱术具备足够储尿容量,能维持一定的排尿间隔。手术时间短、对肠管扰动小、操作简便,术后尿控满意。上尿路积水、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少,并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是此术式患者不必用尿袋,无须定期插管。研究表明:乙状结肠后壁与直肠后壁折叠缝合短路改良Sigma可控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3],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但因例数较少,尚待积累更多病例核实,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Fisch M,Kinkowskills M,Wammach R,et al.The Sigma recturn pouch (Mainz.Pouch)clinical after years of clini cal experience.J Urol,1995,153:61-67.
2 李贤初,苏士平,冯富川,等.Sigma直肠膀胱术.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154-157.
3 程双管,钱立新,吴宏飞,等.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