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外皮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发表时间:2012-02-17 浏览次数:558次
作者:尚庆亚,田方兴,王传峰
【关键词】 血管外皮瘤
肾血管外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国内偶见个案报道,尚未阐明其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点。我们2002年2月收治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0岁。右侧腰部及上腹部持续性疼痛1周,于2002年2月入院。病人发病前无外伤史,无发热及肉眼血尿。既往血压不稳定,与情绪波动有关,最高180/120mmHg,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效果好。查体:血压135/90mmHg,心肺未见异常,右肾区叩痛,未触及肾及包块。实验室检查:ESR 92mm/h,空腹BS 6.50mmol/L,AST 96.6U/L,HbsAg(-)。B超右肾形态不规则,下极可探及7.6cm×4.8cm×5.4cm强回声团块,回声不均,内可见无回声区,CDFI:包块内见点状血流信号。考虑错构瘤并破裂可能。CT右肾下极混杂密度占位影,CT值-24Hu-84.4Hu,肾包膜模糊,考虑: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IVU双侧集合系统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右肾肿瘤破裂并肾周血肿,①肾癌?②错构瘤不排除。术中见:右肾中下极被血肿包裹,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大体标本:右肾下极直径3.0cm实性肿物,切面灰褐色,部分出血坏死灶,距该肿物2cm处见一直径0.3cm实性肿物,两处肿物均易与肾脏剥离,无明显包膜,与肾实质界面毛糙。病检报告:肾血管外皮瘤,未见核异形及病理性核分裂,肾实质有浸润。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未作其他治疗,随访3年余,未见复发及转移。
2 讨 论
2.1 生物学特征
血管外皮瘤是一种发生于间质组织血管源性软组织肿瘤,诊断、命名、分类尚有许多争论。随着电镜、免疫组化的发展,对此病有了进一步认识。血管外皮瘤多发生于四肢及躯干肌肉内,可发生于全身多种器官[1]。组织学上良恶性无截然的区别,组织学与生物学行为也并非完全一致,转移与否和组织形态无明显关系,形态上分化良好的可以发生转移,相反组织学上恶性的可以经过良好。Mcmaster等[2]1975年将血管外皮瘤分为3组: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度恶性,随后又把瘤细胞核异型大、核分裂、有灶性坏死称为血管外皮肉瘤,良性的则称为血管外皮瘤。1994年WHO在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则分为良性血管外皮瘤和恶性血管外皮瘤[1]。成人型和婴儿型不同,婴儿期一般呈良性经过,在成人一般认为潜在恶性肿瘤,也有报道很快广泛转移者,转移主要为肺和骨,骨转移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少有淋巴转移。发生于肾脏者罕见,有学者认为是肾肉瘤的一个亚型。本例为肾多发病灶,未见文献报道,提示该肿瘤也可能具有多中心性。另外,肾血管外皮瘤是一种可分泌肾素的肿瘤,可产生高血压[3],同时可出现低血糖,可能与其分泌肾素、大量利用葡萄糖有关[4]。可见,该肿瘤应该具有多种生物特性,其具有内分泌功能的机理不清。
2.2 临床表现
肾血管外皮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人可以有轻度的高血压和血糖改变。该瘤有丰富的血管网,瘤体出血、坏死、破裂较多见,并产生相应症状,所以遇到小肿瘤破裂出血应想到此瘤可能,对肾周自发性出血病人也应仔细从影像学排除该肿瘤可能[3]。约15%患者可有腹膜后局部转移或经血转移至肝、腹腔,并能侵入腔静脉成为瘤栓样肿物,与肾癌相似。对于发展缓慢,类似良性或者多发肾实质性肿瘤也要警惕该瘤恶变,尤其影像表现肿瘤边缘与肾实质界限欠清晰时。
2.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血管外皮瘤术前确诊困难,文献报道均为误诊病例,术后因病理确诊,B超可表现为低回声、中等回声或强回声包块,瘤内血流丰富。肾血管外皮瘤主要与肾癌、错构瘤和其他良性肾实性肿瘤鉴别,该瘤血供丰富,CT多呈略高密度软组织肿块,中心坏死、出血常见,与肾分界较清,轻度强化,中心不明显。一般体积较小,但也有不少瘤体超过10cm至20cm的病例报道。肿瘤不含脂肪组织,可联合B超、CT、MRI等多种影像手段与错构瘤鉴别,由于其有浸润肾实质的恶性表现,与其他良性肿瘤有区别,所以需仔细分辨。另外除易出血外,该瘤文献报道部分有周围及瘤体钙化现象[5],IVP多无肾盂、肾盏受压。与其他软组织肿瘤如血管球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平滑肌瘤等鉴别主要仍依靠病理。虽然CT、MRI不能定性肿瘤,但可以了解肿瘤边界及周围情况,对制定手术方案有很大的帮助。
2.4 治疗
由于该瘤生物特性多样,恶性程度差别很大,且可能具有多中心性,治疗仍以根治性肾切除为宜。多数学者认为放疗有一定效果,尤其对预防复发有重要作用,可作为难以彻底切除及复发病例的首选治疗[6],也有认为照射不敏感,有意外抗放射治疗[7],化疗尚无公认的疗效。
2.5 预后
肾血管外皮瘤的预后差别很大,生物学行为捉摸不定[1],与部位有一定关系,表浅的多呈良性经过,深部的则恶性居多,转移率从11.7%-56.5%不等,可能与诊断标准不一致有关。Shin等[8]报道肿瘤大于5cm时,约33%发生转移,大于10cm时,则转移率达66%。Mcmaster[10]认为,恶性诊断标准为:①肿瘤大于6.5cm;②出血、坏死;③核分裂,大于1/10HPF;④瘤细胞丰富;⑤瘤细胞有异性。也有认为核分裂大于2-4/10HPF不等,伴出血坏死即为恶性。根据多数文献报道病例病程,以肿瘤体积大、出血坏死、有浸润及复发作为判断恶性的多因素依据,更符合一般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林汉良,刘子君. 软组织疾病 [A]. 见:外科病理学 [M]. 第1版.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9: 9941091.
[2]王荣,蔡学海,张明富,等. 恶性血管外皮瘤9例临床分析 [J]. 肿瘤防治杂志, 2000,6:17.
[3]Arie Belldegrun, Jean BdeKernion. Renal tumors [A]. In: Walsh PC, Retic AB, Vanghan ED, et al. eds.Campbells Urology [M].7th, Philadelphia: WB Sannder Company, 1998: 23192320.
[4]韩文成,姜学高,孙彦青. 腹膜后血管外皮瘤1例 [J]. 人民军医,1995,4:59
[5]赵振国,青科,宣达,等. 肾血管外皮瘤1例CT报告 [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0,16:84.
[6]张静菊,扬华. 恶性血管外皮瘤的诊断及治疗 [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9,6:744745.
[7]刘江,范国强,刘剑锋,等. 恶性血管外皮瘤3例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1,1:628629.
[8]范钦和. 软组织病理学 [M]. 第1版. 江西科技出版社, 2003: 307308.
[9]Shin MS, HoKJ. Primary hemangiopericytomas of hung: Radiolography and Pathology[J]. AJR, 1979,1336(6):10771083.
[10]Mcmaster MJ, Soul EH, Surg JH. Hemangiopericytoma: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and long term following up of 60 cases [J]. Cancer, 1975, 36,232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