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后前列腺切除86例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02 浏览次数:492次
作者:伍兰成,朱晓宏 作者单位:405400 重庆,重庆市开县生殖健康中心
【摘要】 目的 通过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疾病的效果分析,探讨出效果好、并发症少、管理方便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08年6月耻骨后前列腺切除86例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6例24h后能下床活动,无一例切口感染及并发症。医患满意率为100%。结论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疾病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老年人口比例快速上升,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大量出现。治疗方法很多,效果不一。本病属慢性疾病,病程迁延,很多患者伴有心、肝、肺、肾等多器官疾病,探讨出效果好、并发症少、管理方便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措施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4年1月—200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疾病患者,运用耻骨后入路行前列腺切除术的86例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全部病例资料按年龄、城乡、诊断标准、手术路径选择、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86例,年龄49~78岁,农村人口39例,占45.35%,城镇人口47例,占54.6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65例,大专及以上21例。
1.2 诊断 该组患者根据症状、体征、前列腺触诊、B超等检查,个别病例通过CT、MRI检查获得诊断。
1.3 麻醉、切口及手术步骤 本组86例全部持续硬膜外麻醉,采用下腹正中切口,将腹膜前脂肪和腹膜向上推开,切口用腹壁撑开器牵开,显露膀胱颈和前列腺包膜[1]。沿前列腺包膜两侧轻轻分离,在左右侧窝内各填入一约4~5cm的圆形纱布,使前列腺抬高。用短胖圆针7号丝线在靠近前列腺包膜上作两排横行缝合,并保留缝线,中间相距约1cm。前列腺包膜切口位于膀胱颈下1cm左右,包膜横行切口位于两排缝线之间,切开后用弯剪刀分离扩大包膜和腺体间的平面,钝性和锐性结合剜出前列腺,用3-0肠线缝合止血。如遇尿道损伤,须作修补。压迫前列腺窝数分钟,无明显出血后将原保留两排横行缝线交叉打结。从三腔导尿管适量加压注入生理盐水,无漏尿后,于耻骨后膀胱前间隙放置烟卷引流,缝合腹壁切口。
2 效果评价
86例受术者住院时间最短7天,最长14天,平均住院9天。术后运用一次性硬膜外注药镇痛,三腔导尿管生理盐水间断冲洗,烟卷引流在48h左右拔除,24h后一般能下床活动,无一例切口感染及并发症。随访最短6个月,最长4年余,医患满意率为100%。
3 讨论
3.1 手术时间短 本组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手术时间最短50min,最长120min,与本院开展的其他术式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
3.2 术中出血少 本术式在靠近前列腺包膜上作两排横行缝合,包膜横行切口位于两排缝线之间,避免了切开时的出血。在处理前列腺包膜和耻骨之间的静脉时,小心结扎,如不慎撕裂静脉或缝针刺裂耻骨后静脉丛而出血,不必慌张,用纱布压迫为最佳办法。选择短胖圆针时,尾部不能太胖,避免针尾造成的出血。
3.3 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偏大,伴有一些老年性疾病,本组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发生大出血、耻骨炎、尿失禁和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的并发症,手术安全性高。在当前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的情况下,前列腺切除术可能出现的性功能障碍是很多患者术前非常关心的问题,本组患者能恢复到术前的性功能水平,满足了作为男人的心理需求,夫妻生活质量得到了保证。
3.4 术后管理方便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后管理方便,病人下床活动早,肠蠕动恢复快,较早恢复正常进食,对体内电解质代谢影响小。只需要间断、少量冲洗膀胱,与其他术式持续大量的膀胱冲洗给护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且较多的带有红细胞的红色膀胱冲洗液给病人心理造成恐惧,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3.5 经济实惠效果好 本组无一例感染和伤口裂开而延长住院时间。冲洗量大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用药量大导致患者不必要的开支增加。该术式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与耻骨上经膀胱术式比较,平均每例节约2000元左右。避免了年轻家属照顾患者与工作之间的矛盾,经济实惠效果好,医患满意率高。
3.6 操作简便易掌握 本术式是在施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总结和发展起来的,不需要特殊器械和专门进修,操作简便易掌握,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的术式。
综上所述,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管理方便、经济实惠效果好、操作简便易掌握的优点,得到了医生、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评价,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吴孟超.手术学全集:普通外科卷.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