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前列腺电切术后急迫性尿失禁的早期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1-11-25  浏览次数:449次

  作者:曹爱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河北省复员军人医院

  【关键词】 尿失禁,急迫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护理;干预性研究

  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是前列腺电切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占57%[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对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盆底肌锻炼、膀胱训练等方法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2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8岁;病史3个月~11年,所有患者均有明显下尿路梗阻症状,经直肠B型超声(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达30~115 ml,术前已行耻骨上膀胱造瘘者18例,留置导尿管者2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确定膀胱功能基本正常。所有患者排除膀胱功能严重受损、合并神经系统疾患、前列腺癌、泌尿系结核等影响排尿的其他疾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均由高年资泌尿外科医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前准备3~5 d,手术时间30~90 min,切除腺体15~80 g,术后留置导尿管3~5 d,无术中、术后大出血现象发生,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由主管护士进行早期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讲明用什么方式进行手术,术后需要带几根管,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配合等。使患者能够很好地了解术后的情况,减轻精神压力。告诉患者下尿路的“工作原理”,介绍急迫性尿失禁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清楚地知道应对策略;②盆底肌肉锻炼:入院后术前及术后拔除导尿管后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方法为患者侧卧于床上,双下肢屈曲,嘱患者做肛门的收紧与放松动作,类似于小便时中途故意中断尿流的动作,每次收紧≥3 s,然后放松,连续做15~20 min,2~3次/d。盆底肌肉锻炼是否有效,通过指尖在肛门内的感受来评价,指尖受到环形压力说明肌肉收缩有效。③膀胱训练:指导患者记录每日的的饮水量和排尿情况,填写排尿日记,通过定时排尿和推迟排尿逐渐增加排尿间隔时间来增加膀胱容量和减少逼尿肌不稳定,从而提高患者自行控制排尿的能力,改变排尿习惯。于入院后术前及术后拔除尿管后时进行,术前膀胱造瘘和留置导尿者改为日间每小时开放尿管1次。

  1.2.2 对照组:手术前后只行常规处理。

  1.3 观察评定指标 患者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制定的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2]。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均于术后拔除导尿管当日、拔除导尿管后1周及拔除导尿管后3周行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评分结果,2组术后拔除导尿管当日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除导尿管1周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除导尿管后3周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手术前后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结果比较分,±s

  组别拔管当天拔管1周拔管3周

  治疗组(n=42)15.4±2.06.5±1.7*1.4±0.6

  对照组(n=40)15.2±1.69.4±3.31.3±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伴有强烈尿急的不自主漏尿。前列腺电切术后因手术创伤、气囊尿管刺激、尿液刺激前列腺窝创面、长期下尿路梗阻造成的不稳定膀胱等原因,急迫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急迫性尿失禁现有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主。多采用药物、行为控制疗法、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及手术等方法。我们采用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即开始的早期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前列腺电切术后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

  术前细致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教会患者放松技巧,转移分散注意力,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减少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对围手术期各时期可能发生的情况有充分了解。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心理。针对老年患者躯体情况、个人素质、性格特征等采用相应的心理治疗、心理护理,以减少术后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盆底肌肉锻炼可以增强盆底肌肉,增加尿道阻力,对抗逼尿肌的非抑制性收缩,从而减少尿失禁的发生。研究发现,前列腺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3~5 d)即可进行提肛肌训练,以促进其远端尿道扩约肌不断收缩,加快前列腺窝创面局部炎症水肿吸收、消散,减少创面局部炎症、水肿对扩约肌关闭功能的影响,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排尿的目的[3]。盆底肌肉锻炼是一种轻柔的肌肉运动,不会对前列腺组织造成挤压,导致其创面出血。

  膀胱训练是指通过患者对自身排尿行为进行干预,从而使其获得控尿或部分控尿能力,这种行为修正性治疗是依靠教育患者重新获得对膀胱及扩约肌的控制,其目的在于延长排尿时间间隔,要求患者根据时间表的安排而不是尿意急迫程度进行排尿[4]。

  于手术前开始的早期护理干预,将手术后可能发生的症状提前到术前进行预防性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5]。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宋波.膀胱及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1112.

  2 郭应禄,杨勇主编.尿失禁.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1.

  3 朱建英,郑文婷,王筱慧,等.提肛肌训练对前列腺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13815.

  4 谷翠华,张忠斌,王静.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98例护理体会.河北医药,2009,31:20192020.

  5 孙晓铮.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02例周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