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离断与非离断肾盂成形术式比较
发表时间:2010-08-18 浏览次数:417次
作者:吴卫星,姜海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如东 226400
【摘要】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早期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近年来采用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其中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7例,肾积水明显减轻8例(47.0%),没变化6例,加重3例,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5例,肾积水明显改善23例(92.0%),肾积水改善不明显但未加重2例。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尿路肾盂造影及MRI检查,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原发性肾积水的常见原因。我院于1996~2007年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42例,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45岁,平均15岁,病程1个月~2年。病变均为单侧,其中右侧31例,左侧11例,对侧肾均完好。临床表现为腰痛或腰不适25例,肉眼血尿6例,腹部肿块2例,尿路感染5例,无症状经B超检查发现4例,其中并发肾结石5例。本组42例均行B超检查,提示不同程度的肾积水,行排泄性尿路造影(IVU)39例,逆行性尿路造影11例,磁共振尿路成像(MRU)3例。均显示程度不等的肾积水及梗阻部位。42例均在术前明确诊断。
1.2 手术方法 (1)行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5例;(2)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7例,其中单纯纤维索条松解术3例,肾盂裁剪加连接处松解术6例,肾盂V-Y成形术8例。术中见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引起梗阻32例,黏连带压迫5例,输尿管高位连接3例,异位血管压迫2例。其中术中放置双J管内引流24例,肾造瘘支架管外引流18例。双J管一般放置4~6周经膀胱镜拔除,外支架管3~4周拔除。术中肾盂旁常规放置橡皮引流管,术后根据引流量酌情拔除。
1.3 统计学方法 两种术式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感染、漏尿等并发症,双J管及肾造瘘支架管如期拔除。本组42例均获得随访,其中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7例,肾积水明显减轻8例(47.0%),没变化6例,加重3例。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5例,肾积水明显改善23例(92.0%),肾积水改善不明显但未加重2例。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讨 论
2.1 病因和诊断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指较多病因使尿液从肾盂的排出受到障碍,尿液在肾盂潴留,使肾盂内压升高而逐渐形成。但梗阻不外乎两种类型:(1)管腔内狭窄,包括肌组织发育不良,横膈瓣膜,输尿管置入肾盂口过高,肾盂及输尿管上端结石等;(2)管腔外压迫,常见者有纤维带黏连,异常肾血管压迫,腔静脉后输尿管等。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基本病理主要是壁层肌内螺旋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先天性缺陷或由于外在因素使解剖形态改变而伸长扭曲,使蠕动波无法通过。这可解释为何单纯解除外在因素常不能达到消除梗阻的目的[1]。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确定。B超可作为本病首选检查手段,它可判定肾盂积水的严重程度及皮质厚度。逆行尿路造影检查可明确梗阻程度及中下段输尿管膀胱有无病变。MRI检查是有特征性表现,它能较准确地判断梗阻病变的性质,并清楚显示尿路外的相关病变。其中MRU检查尤其适合对造影剂过敏者,它能直观地显示肾输尿管膀胱的梗阻状况及肾盂积水情况。本组病例均B超首先发现,并由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性尿路造影及MRI明确诊断[2]。
2.2 手术方法的选择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手术方法可分为离断性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两大类。本组早期多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近年来多采用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近年来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病理生理的研究发现,输尿管平滑肌细胞传递兴奋冲动,使输尿管自上而下蠕动,蠕动波的频率取决于尿流率,而非神经支配。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时,不论是管腔的机械性梗阻还是肌层发育不良或胶原纤维过多所导致的动力性梗阻,均严重阻碍平滑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导致输尿管蠕动的障碍。因此理想的肾盂成形术应是切除病变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同时对扩大的肾盂进行剪裁,重建新的漏斗状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纤维索条压迫所致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多数情况下并非原发的梗阻因素,可能为肾盂积水后移位而成,为继发性梗阻因素,长期压迫输尿管亦可致管壁的异常。仅行血管或索带离断的成形术不能解除已发生病理改变的输尿管段的问题。因此,目前主张对此种情况也行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3]。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作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微创手术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张大宏等[4]报道采用经后腹腔途径施行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8例均获得成功。相信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2.3 手术成功的关键 手术方法的选择是确保肾盂成形术成功的关键,但即便是采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若术中处理不当,术后仍有一定的再狭窄率。本组3例术后再狭窄者均再次行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术后随访效果满意。为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认为在选择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同时,应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游离肾盂输尿管时,应注意保留其周围脂肪组织,不宜过多游离或切除其周围组织,以防止其外膜的损伤;(2)保证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呈漏斗状,吻合口通畅;(3)用4-0可吸收线无张力吻合,避免黏膜侧缝合过多,造成向内突出的皱襞,肌层对合需整齐,以利于输尿管的肌原性传导;(4)肾盂成形术后放置支架管具有吻合口支架和引流尿液的双重作用,可减少尿液外渗并降低肾内压,有利于肾功能的早期恢复;(5)术后持续导尿1周,防止尿液经双J管的反流至肾盂造成逆行感染;(6)手术区域保持干燥干净,尽量减轻和防止术后再次黏连及瘢痕形成。由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因较复杂,所以术后需定期复诊。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44-547.
[2] 闵志廉.临床泌尿外科学诊断分析治疗要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10-315.
[3] 曾甫清,鲁功成,张齐钧,等.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术后再狭窄原因及处理[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7,12(4):221-222.
[4] 张大宏,余大敏,丁国庆,等.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5):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