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结石的代谢评估与溶石治疗
发表时间:2010-08-09 浏览次数:451次
作者:张志伟,孙西钊,孙则禹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南京 210008)
[摘要]目的: 探索以代谢评估为指导,用药物溶解尿酸结石的规范化途径。 方法: 以广泛式代谢评估为指导,使用枸橼酸盐和别嘌呤醇对54例肾尿酸结石病人进行溶石治疗,长期维持用药并结合饮食疗法。 结果:54例病人的临床症状消失,结石全部溶解,随访1~2年,结石无复发。 结论: 应在广泛式代谢评估指导下,使用药物并结合饮食疗法治疗尿酸结石,并防止其复发。
[关键词] 枸橼酸盐;尿路结石;代谢评估
据统计,尿酸结石约占泌尿系结石总数的5%[1] 。在临床上,尿酸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作者报道54例肾尿酸结石病人的药物治疗结果,探索尿酸结石的规范化防治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患者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龄18~67岁,平均38岁;体重46~76kg,平均61kg。54例均以“肾区胀痛,伴活动性肉眼血尿”就诊,其中12例(22%)多次出现痛风症状。本组病人均无结石、痛风、骨病、肠短路手术、慢性肠炎及慢性尿路感染史。11例曾以小苏打(口服,0.5g,4次?d-1 )治疗1个月,效果不理想。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病人均行X线腹部摄片(KUB)、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部分病人行螺旋CT检查。KUB结果均为阴性,B超、CT均显示肾内结石影像,IVU显示患肾无重度积水征象。33例(62%)为单发结石,余为双侧或多发结石;结石最大2.7cm×1.8cm,最小0.8cm×0.6cm,平均长径1.7cm。
1.2.2 标准化的代谢评估 均采用广泛式评估方案[1] 。(1)血清检查:钠、钾、氯、钙、磷、碳酸氢盐、尿酸、肌酐、甲状旁腺素;(2)尿液常规检查:尿常规、尿pH值、尿培养;(3)24h尿定量分析:尿量、钠、钙、磷、尿酸、肌酐。每例病人行24h尿定量分析2次,隔周取随机饮食者尿样。结果显示,54例病人均有低pH值尿现象,尿pH值平均为5.4(5.0~6.0);21例(39%)病人有明显的高尿酸尿症,24h尿尿酸为4.6~6.2mmol,其中14例(26%)病人同时伴有高尿酸血症,血尿酸为436~625μmol?L -1 ;27例(50%)病人有高钠尿症,24h尿钠>200mmol,其中17例(31%)病人同时伴有高钙尿症,24h尿钙>6.25mmol;21例(39%)病人有轻度血肌酐升高现象。余各项指标无明显异常,未发现尿路感染。
1.2.3 治疗方案 (1)对无明显高尿钠的病人,以10%的枸橼酸钾钠溶液(Na + ∶K + =1∶1)口服10ml,3次?d -1 ,饭后半小时服用。用药早期隔天测尿pH值,并依据尿pH值调整剂量,待尿pH值在6.5~7.0后维持用药。(2)对有明显高尿钠的病人,改用10%的枸橼酸钾溶液治疗。(3)对有明显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口服别嘌呤醇0.1g,3次?d -1 。(4)嘱病人禁食动物内脏及酒类,限食鱼、肉类(每日不超过100g),少食蘑菇、花菜,并嘱其多饮水,保持尿量不少于2L?d -1 。全部病人予低钠饮食,对明显高尿钠的病人治愈后也一直行限钠饮食治疗,使24h尿钠控制在200mmol以下。对明显高尿钙的病人行限钙饮食。(5)对曾以小苏打治疗的病人停用小苏打。
1.3 随访方法
每月复查B超(每位病人复查时均由同一位医师同一台B超机检查)、24h尿定量分析、血尿酸等以评估治疗效果。随访期间观察每日尿量,保持尿量不少于2L?d -1 。对血肌酐升高的病人监测血钾。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
2 结果
本组病人结石完全自行溶解,肾区胀痛、血尿及痛风等症状完全消失,治疗过程中尿pH值维持在6.5~7.0。 在枸橼酸钾钠溶液治疗组中,结石每月溶解速度为0.68~0.85cm(长径),平均0.75cm,疗程1~3个月;在枸橼酸钾溶液治疗组中,结石每月溶解速度为0.70~0.82cm(长径),平均0.77cm,疗程1~3个月。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的结石溶解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伴高尿酸血症或高尿酸尿症病人的血尿酸、尿尿酸水平完全恢复正常。经过综合治疗,伴高尿钠、高尿钙的病人尿钠、尿钙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但未完全恢复正常。
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药物反应,如高血钾、消化道出血等,偶有主诉服药后胃部不适者,嘱其少量多次服用后可缓解。
继续以上治疗方案,随访1~2年,结石无复发。
3 讨论
近10年来,国外学者已经证明,对尿路结石病人来说,详细的代谢评估在个体化的病因治疗方面有重要作用。药物既可以作为外科治疗的辅助手段,也可以单独用于治疗某些结石,特别是尿酸结石[2~4] 。因为结石的成因复杂,涉及到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且国人的生活方式与国外有很大不同,特别是饮食结构差别很大,所以对于是否可以将国外的用药经验直接用于国人的问题,需进行临床探索。作者在代谢评估指导下,对54例肾尿酸结石病人进行了药物溶石治疗,结果表明,用药物防治尿酸结石具有安全、高效、病人痛苦小等许多优点,而且枸橼酸盐是人体三羧酸循环中的代谢产物,属生理性物质,应该成为治疗时的首选药物。
对于存在尿酸代谢紊乱的病人,常常同时伴有其他的代谢异常,如高钠尿症和高钙尿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伴高尿钠、高尿钙的病人,虽然经过限食治疗后,其尿钠、尿钙有明显下降,但难以完全恢复正常,估计与自身的代谢紊乱有关。因此,只有通过完善的代谢评估才能真正明确病情,作针对性的治疗,防止发生含钙结石,同时也有助于在治疗前排除其他的多种阴性结石。
碱化尿液的同时减少尿酸摄入,抑制体内尿酸生成和增加尿量是治疗尿酸结石的经典方法[2,5,6] 。有研究表明,当尿液pH值>7.0时,容易形成磷酸钙结石;在pH值>8.0时,尿钠易与尿酸形成难溶的尿酸钠,影响溶石速度,且尿中的草酸钙和磷酸钙易附着在其上形成含钙结石[2,5] 。本组治疗经验表明,只要使尿pH值维持在6.5~7.0,避免过度碱化,就不会形成难溶的尿酸钠与含钙结石,不影响溶石速度。治疗时应尽可能使用枸橼酸钾钠复合剂,因为混合使用钠盐和钾盐,提高尿pH值的能力更强,尤其在治疗初期[2,6] 。另外,对于血肌酐升高的病人,减少钾盐的摄入有助于防止高钾血症。因为高尿钠会引起或加重高尿钙,所以对于伴有高钠尿症的病人,最好选用不含钠盐的药物治疗[3,6,7]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案,都应限制食物中钠盐的摄入,以有效控制尿钠,同时间接控制尿钙。
作者观察到,在伴高尿酸尿症的病人中,当结石全部溶解后,对于未坚持前述方案预防结石复发者,24h尿中尿酸值比治疗前增高15%~20%,这与体外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原因尚未明确[8] 。这提示我们,对于表面上不存在代谢紊乱的尿酸结石病人,其仍可能存在较严重的代谢性疾病,这也说明,即使在溶石成功后,预防尿酸结石的复发也十分重要。
本组11例病人曾口服小苏打片治疗(0.5g,4次?d -1 ),但并未达到治疗目的,其原因可能是:(1)未严格限制饮食;(2)可能经常性存在暂时性少尿现象,如夏季多汗、排尿少等;(3)小苏打易受胃肠道内异常情况的影响,如病人有胃酸偏多或其他相关消化道异常状态,影响其吸收。另外,服用小苏打片会显著增加尿钠排泄,加重代谢紊乱。因此,在溶石治疗及预防尿酸结石复发时,不应常规使用小苏打片,应该主要使用枸橼酸盐。
[参考文献]
[1]孙西钊.尿石的成因、评估和防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6(1):1.4.
[2]ROGER K,MARSHALL L.Uric acid-related nephrolithiasis[J].Urol Clin North Am,1997,24(1):135.147.
[3]LEE Y H,HUANG W C,TSAI J Y,et al.The efficacy of potassium citrate based medical prophylaxis for preventing upper urinary tract calculi:a midterm followup study[J].J Urol,1999,161(5):1453.1457.
[4]ETTINGER B,PAK C Y,CITRON J T,et al.Potassium-magnesium citrate is an effective prophylaxis against recurrent calcium oxalate nephrolithiasis[J].J Urol,1997,158(6):2069.2073.
[5]PAK C Y C.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uric acid nephrolithiasis with potassium citrate[J].Kidney Int,1986,30(3):422.424.
[6]RODMAN J S.Prophylaxis of uric acid stones with alternate day doses of alkaline potassium salts[J].J Urol,1991,145(1):95.98.
[7]PREMINGER G M.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uric acid calculi[J].Urol Clin North Am,1987,14(2):335.339.
[8]LAUBE N,PULLMANNM,HERGARTEN S,et al.Influence of uri-nary stones on the composition of a24-hour urine sample[J].Clin Chem,2003,49(2):28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