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5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7-22  浏览次数:403次

  作者:王明 裘顺安 作者单位:310006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2006级研究生)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 如不尽快排除引起梗阻的结石,常会发生一些不良的并发症,甚至造成严重肾功能损害。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梗阻性输尿管结石5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欧洲泌尿外科年会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绞痛,为特征性的腰痛,以及呕吐、低热,既往有(或无)结石病史;急性发作时有肾区或输尿管部位叩痛或压痛,肉眼或镜下血尿;腹部X线平片、肾盂造影或腹部B超检查证实结石,结石大小横径0.3~1.0cm;结石局部停留时间<3个月;肾功能属正常;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45例、中段22例、下段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 对照组(西医治疗)50例,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 自拟排石汤,方组:金钱草30g,海金沙15g,车前子(包)15g, 生薏仁20g,赤芍10g,三棱10g, 莪术10 g,石苇15g, 川牛膝10g,川芎10g,王不留行10g,桃仁10g,夏枯草15g,滑石10 g,枳壳10 g,疼痛甚者加元胡、杜仲,血尿重者加大小蓟、白茅根,合并感染者加蒲公英、地丁、黄柏,每日1剂,水煎2次,共600ml分3次口服,同时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1次,口服硝苯地平10mg,每日3次,且嘱多饮水、多活动,1周为1个疗程,若未见结石排出,休息1周,再进行第2个疗程。对照组 : 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1次,口服硝苯地平10mg,每日3次,且嘱多饮水、多活动,1周为1个疗程,若未见结石排出,休息1周,再进行第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 症状体征消失, X线或B超检查证实输尿管内已无结石。显效: 症状体征改善,X线或B超显示结石下移>5cm。无效 :症状体征虽有改善,但X线或B超显示结石位置无改变。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2%,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率38%,总有效率为80%。治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略)

  3 讨论

  尿石症的病因及结石形成机制较为复杂,至今防治方法也不满意。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促进排石或体外碎石或手术治疗为主。外科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且费用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相对治愈率高,比较安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原理是加强输尿管平滑肌的蠕动,降低输尿管的紧张性,扩张输尿管,增加尿量,增高管腔压力,推动结石排出。

  以往中医对输尿管结石以清热利湿药为主,虽可以通过增加尿流量、增加输尿管蠕动、降低尿钙增加作用而提高排石率,但作用有限(尤其对病程长者),因结石留置输尿管易引起输尿管壁的炎症、水肿、粘连。根据中医气滞血瘀理论,作者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辅以清热利湿的治疗原则,以三菱、莪术、牛膝、川芎、王不留行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除结石引起输尿管壁的炎症、水肿、粘连,使得结石与输尿管壁松动;以金钱草、海金沙、车前子清热利湿,增加尿流量,增加输尿管的蠕动;而黄体酮一般在临床上运用无副作用(在女性患者中运用虽会干扰正常的月经周期,但停药后即恢复正常)。现代动物实验证明,活血化瘀药能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水肿、粘连,并能明显地增加输尿管的蠕动频率和力度,促进结石下降,而黄体酮具有明显地松驰输尿管平滑肌、扩张输尿管、降低输尿管张力,促进结石的排出[1]。同时,研究表明,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可抑制输尿管的速相收缩(即痉挛)而不影响其张力活动,起到舒张平滑肌、抑制结石刺激引起的输尿管痉挛的作用。故上述药物共同作用有利于输尿管结石排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要求结石大小不超过10mm,宜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嵌顿时间不很长,肾积水较轻。结石下降接近输尿管开口处时,可加大黄,腰痛明显可加乳香、郁金、延胡索。治疗期间应多饮水、多做跳跃活动。

  【参考文献】

  1 吴大方. 应用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25例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89, 9 (4) : 21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