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两种术式比较
发表时间:2010-03-17 浏览次数:545次
作者:韩建国1,邢文通2,张光玉1,张晓林1
关键词:精索静脉;手术;小切口术式;腹腔镜术式
本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9例,分别采用腹横纹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小切口术式)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结果做临床对比及随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9例,年龄14-43岁,平均28.4岁。左侧81例,右侧8例。病程3个月-15年。临床表现主要为患侧阴囊有坠胀感、隐痛,步行或站立过久则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部分患者因婚后不育来诊体检时发现。
1.2 手术方法
1.2.1 腹横纹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采用硬脊膜外麻醉,平卧位,取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上方,沿下腹横纹向外作横切口,长约1.5-2.0cm,切开皮肤,钝性分开皮下组织,切开浅筋膜,显露腹外斜肌腱膜,顺纤维将其切开,撑开腹内斜肌、腹横肌至腹膜外脂肪,将腹膜推向内侧。在腹膜后脂肪中可见到增粗的精索静脉,牵拉同侧睾丸可见精索的抽动。尽量游离精索静脉,切除一段血管,两断端双重结扎,再将两端结扎在一起。然后“8”字缝合一针闭合腹内斜肌、腹横肌,缝合腱膜及皮下,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皮肤,结束手术。
1.2.2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平卧位,抬高患侧臀部,脐下作弧形切口约1cm,布巾钳提拉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至15mmHg后拔出气腹针,穿入10mm Trocar,置入腹腔镜,观察肠管有无损伤后直视下于患侧麦氏点及下腹正中分别穿入5mm Trocar(如为双侧则于双侧下腹部分别穿入5mm Trocar)作为操作通道。牵拉患侧睾丸,定位精索,内环口上3-5cm处沿精索血管表面剪开侧腹膜2-3cm,游离出精索静脉血管约2cm,置入10cm 4号丝线,分别于两侧结扎血管,不剪断结扎线间的血管,明确无出血后剪除多余线结并取出。探查无遗漏的精索静脉后结束手术。
2 结 果
本组89例(小切口术式51例,腹腔镜手术38例)获1-4年随访,均无复发。行小切口术式患者,曲张消失43例(84.3%),改善者8例(15.7%),51例平均手术时间25min。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曲张消失32例(84.2%),改善6例(15.8%),38例平均手术时间32min。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3 讨 论
精索静脉曲张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15%,因静脉淤血回流障碍,常影响精子的产生和精液的质量,导致男性不育。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①视野清晰,操作方便;②安全性高;③小切口,镜下操作,时间短,对患者生理扰乱小。患者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更易为患者接受,但手术一般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明显增加了麻醉创伤及住院费用。而经腹横纹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切口小,操作简单,标志清楚,直视下判断结扎牢固,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治疗效果明显,且手术一般仅需硬脊膜外麻醉即可,降低了麻醉创伤。笔者认为小切口术式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治疗效果及创伤无显著差异,且传统的腹腔镜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病人经济负担较重,于基层医院难以推广。经腹横纹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