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泌尿外科应用导尿管引起伴随性感染的全面认识

发表时间:2010-03-03  浏览次数:691次

泌尿外科应用导尿管引起伴随性感染的全面认识作者:张友良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兴安盟蒙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  留置导尿管引起的伴随性尿路感染是医源性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对于应用导尿管引起伴随性感染的治疗,单纯依赖抗生素,企图彻底治愈尿路感染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预防减少它的发生十分重要,全面认识应用导尿管引起伴随性感染,应引起各科医护人员的重视,尤其是泌尿外科。

【关键词】  导尿管;伴随性感染;全面认识

    导尿管在泌尿外科的应用非常普遍,所以因插导尿管而伴发的泌尿系感染是最常见的医源性感染。这种感染与性别、导尿材料管径、留置时间、固定方式等有关。

    1  留置导尿管引起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因素

    女性泌尿系感染率远大于男性,而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泌尿系感染机会男性大于女性,与以下原因有关:(1)患有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局部并发症。(2)男性尿道长,分泌物引流不畅。(3)阴茎生理性勃起,使分泌物增多,且引流不畅。

    留置导尿管引起的伴随性尿路感染,是医源性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约占其中的75%~80%。导尿管伴随性感染中有2%~4%发展为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全球每年约有3万人因留置导尿管引起感染而死亡。导尿管产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如下:(1)正常尿道内存在细菌。有学者统计正常人尿道前段存在的细菌,尿道外口细菌的发生率为100%,2 cm处为97.2%,3 cm处为88.6%,4 cm处为77.2%。(2)器官移植术后的病人。(3)糖尿病。(4)尿道畸形,如尿道瓣膜。(5)妊娠,一般孕妇4.5%有菌尿。(6)包茎或包皮过长。(7)导尿管留置的时间太长。

    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细菌入侵的途径一般有四条:(1)导尿时尿管将尿道前端的细菌种植于膀胱。(2)在导尿管与尿道黏膜之间的空隙有一层薄的尿道分泌物,细菌可在黏液中繁殖,然后逆行而感染膀胱。(3)细菌可沿导尿管的内腔逆行而感染膀胱,尤其是开放性的留置导尿管。(4)导尿管不合要求,管内本身有细菌。

    导尿易发生尿路感染的人为因素有:(1)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部细菌通过所使用的器具进入泌尿道。(2)引流系统不合格。(3)导尿时操作粗暴,或选择不适当的导尿管,造成尿道损伤出血及组织坏死等,继而发生尿路感染。(4)不必要的膀胱冲洗,也可以把外部的细菌带入膀胱。(5)胶布固定,包绕尿道外口,影响分泌物排出,以及胶布上氧化锌对尿道外口的刺激。

    陈庆华调查了200例留置导尿管感染率为97%,硅胶导尿为48%。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导尿管F8~14的感染率为79%,管径>F14感染率为97%。伴下尿路梗阻者感染率为95%,有下尿路手术者感染率为89%~93%,休克病人留置导尿管感染率为31%。健康人导尿一次,约1%~2%发生持续性菌尿,留管24 h菌尿达50%,留管4天约90%发生持续性菌尿。

    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而各异。尿培养的常见菌可分为三类:(1)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2)少见的、不肯定的致病菌,如沙门菌属等。(3)污染菌,如白色葡萄球菌。上海华山医院1970~1980年,14 531份阳性标本的结果是葡萄球菌占27.9%,链球菌属占10.5%,大肠杆菌占20.8%,产气杆菌占4.6%,肺炎杆菌占1.6%,变形杆菌占2.8%,绿脓杆菌占11.5%,产碱杆菌占4.3%,真菌占1.2%,其他菌占14.4%。1988年乔庆林等调查了1 000例截瘫病人,417例有尿路感染,其中大肠杆菌占30.9%,绿脓杆菌占20.6%,链球菌占12.4%,变形杆菌占14.4%,沙雷氏菌占5.1%,真菌占2.1%,肺炎杆菌占12.4%,金黄色杆菌占1.1%,其他病菌占11.2%。

    2  尿路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尿路感染的诊断依据有下列五个方面:尿路刺激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尿常规有WBC>10个/Hp,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尿细菌培养阳性。导尿管伴随性感染诊断比较容易,插导尿管后尿中出现脓球即可诊断。有时仅有白细胞增多,其他症状不明显,需做尿培养和菌落计数。

    对于应用导尿管引起伴随性感染的治疗,单纯依赖抗生素,企图彻底治愈尿路感染是比较困难的。尿路感染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1)纠正原因, 这是治疗的关键之一,寻找去除发病因素,尤其是尿流不畅、尿道梗阻等,才能进行彻底有效的治疗。(2)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消灭致病菌,这是治疗的另一个关键。一定要根据病菌、病变部位、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药物。导尿伴随性感染,如果无明显症状,仅有真性菌尿,可在拔除导尿管后才开始治疗,或给予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不必急于消灭细菌尿,因为留置导尿管期间,消灭原先的细菌,另一种更为耐药的细菌就会入侵而更难治疗。(3)辅以全身支持治疗法,正常尿路有抵抗感染的能力,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常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4)治疗并发症,尿路感染与并发症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这是治疗困难的原因之一。导尿管伴随性感染,治疗不当可引起下列并发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肾盂肾炎、膀胱结石、尿道狭窄、败血症。(5)认真复查, 尿路感染的治疗目的不仅仅是缓解症状,还应全部消灭病菌、病灶,避免复发,因此要认真复查。只有连续二次细菌培养阴性,尿常规正常,有无症状,才算治愈,停止治疗。

    3  留置导尿管避免感染应采取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导尿管伴随性感染是医源性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因此预防减少它的发生十分重要,虽然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菌尿不可避免,但下列做法可以预防它的发生和减少发生耐药菌的机会:(1)使用导尿管或器械检查时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尽量选用无创伤的检查和治疗方法。(2)选用粗细适当的硅胶导尿管,避免阴茎第二弯曲处尿道受压。成人一般选用F12~F14号的硅胶导尿管。(3)在严格无菌操作中,轻柔插管。尿道内使用麻醉剂及润滑剂,可使尿道括约肌松弛而插管顺利。(4)膀胱冲洗的间隔时间随感染的有无及轻重而定,作为预防,每日冲洗1~2次即可。膀胱冲洗液原则上应根据感染的病原菌而定,在未报告培养结果的,可用500 ml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16万单位及4%碳酸氢钠液10 ml。(5)尿道外口擦洗,及时清除分泌物及结痂。尿道口应常规以1∶1 000新洁尔灭液或稀释络合碘清洗,最好每天4~8次。擦洗时应包括尿道口、阴茎或阴道前庭以及距尿道口5 cm的导尿管壁。(6)留置导尿管应采用封闭式引流,导尿管与引流管接头要牢靠,由训练有素的护士管理导尿管。取尿作培养时,先用碘伏消毒导尿管后,再用小针头穿刺导尿管抽吸尿液,不要松开接头取尿。(7)尿袋及引流管均需位于膀胱水平之下,保持尿液向下通畅流动,并定期放空尿袋。(8)如有条件,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宜住隔离消毒室。定期更换灭菌导尿管与引流瓶,引流瓶一般应每2天更换一次,导尿管1周更换一次。(9)避免牵拉和移动导尿管造成不必要的机械性刺激。保持导尿管的引流通畅。(10)大量输液或饮水,选用有效抗生素。液入量可达每日3 000~5 000 ml,这样不仅可因尿量增加而冲洗泌尿系的细菌与坏死物,而且在低渗尿中某些病原菌的繁殖力明显减低。(11)尽量减少应用留置导尿管和导尿管留置时间。能选择间歇性导尿者不采用留置导尿。(12)由于导尿管壁与尿道黏膜之间积聚有含菌分泌物,细菌在拔管时可乘虚而入,故拔管前后1~2天均应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暴发“拔管热”。全面认识应用导尿管引起伴随性感染,应引起各科医护人员的重视,尤其是泌尿外科,更应积极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为我们的患者服务。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