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再发上尿路肿瘤临床分析(附1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3-04 浏览次数:539次
作者:俞斌,蒋志云,蔡雅富,郑旭东 作者单位:余姚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浙江余姚 315400 【关键词】 膀胱癌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11例,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62岁(51-75岁)。膀胱癌术后再发上尿路癌时间12-35月。肾盂移行细胞癌9例,输尿管癌2例,其中输尿管中、下段各1例。原膀胱癌单发5例,多发6例。采用TNM分期标准,分级G1-G2 9例,G2-G3 2例;分期T1N0M0-T2N0M0 10例,T3N0M01例。原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ur, TURBt)9例,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膀胱癌术后均予以丝裂霉素或羟基喜树碱常规灌注化疗,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1年后改每隔半年复查1次。
11例上尿路肿瘤患者术前均行尿细胞学、B超、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 IVU)、CT等检查。B超、CT检查提示肾盂内占位病变及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占位病变。11例患者行患侧根治性上尿路全切术10例,输尿管部分切除+膀胱部分切除+输尿管膀胱吻合1例。
2 结 果
11例随访6月-10年,1例术后2年因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死于心肌梗死,其余9例健在。其中3例出现膀胱癌再发,1例行TURBt,2例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3 讨 论
尿路上皮癌具有多源性和易复发性,复发可以原位,也可以在覆盖移行上皮的任何尿路部位。一般认为尿路上皮癌的发生与尿液中的致癌物质和基因变化有关,上尿路上皮细胞癌发病率仅占尿路肿瘤的5%,膀胱癌术后肾盂输尿管癌的发生率Schwartz和Shinka等报道为2%-4%,梁月有等报道为4.6%,本组发生率为3.5%(11/316),与文献接近。本组3例膀胱癌术后上尿路肿瘤再发行左或右肾、输尿管切除术(其中1例为肾盂癌,2例为输尿管癌),术后6-15月膀胱癌再发,其中1例行TURBt,2例因膀胱癌再发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B超、CT检查提示肾盂内占位病变及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占位病变。IVU对肾盂肿瘤诊断阳性率高,对输尿管肿瘤提示肾积水多,需结合逆行造影才能提高阳性诊断率。另外螺旋CT三维成像对输尿管肿瘤诊断明确,不失为一种弥补IVU的诊断方法。多数学者认为膀胱癌高分级、多源性、多次复发易再发上尿路肿瘤,但也有学者注意到浅表性膀胱癌易再发上尿路肿瘤,本组1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发生上尿路癌T1-T2期10例,T3期1例,也提示浅表性膀胱癌易再发上尿路肿瘤,但也不排除与高分级、高分期、浸润性膀胱肿瘤可能死于远处转移,或随诊发现上尿路肿瘤再发、要求手术比率下降有关。我们认为,膀胱癌术后再发上尿路肿瘤与移行细胞癌的多源性、多中心、基因突变、致癌物质的长期刺激有关,与尿液返流、肿瘤播散、种植无密切关系。行左或右肾、输尿管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术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腹腔镜下行肾盂输尿管全长切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根治效果等同的作用,正在逐渐成为解决上尿路肿瘤的措施之一。膀胱癌术后再发上尿路肿瘤的预后更取决于上尿路肿瘤本身的性质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所以膀胱癌术后定期B超、CT检查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