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远期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1-18 浏览次数:562次
作者:牛卫星 作者单位 附属和济医院泌尿外科(046011)
【关键词】 尿道内切开术;后尿道狭窄;闭锁;治疗
摘 要 目的:观察腔内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远期疗效。方法:对96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应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术后1年、3年、5年进行随访。结果:84例患者排尿通畅,12例需间断尿道扩张。结论:尿道内切开术对于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因其疗效肯定可作为首选方法。
关键词 尿道内切开术;后尿道狭窄;闭锁;治疗
自1995年9月~2004年9月间采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96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96例均为男性,年龄18岁~56岁,平均39.3岁。病程半月~8年。病因分类:外伤性狭窄87例(占90.6%);炎性狭窄7例(占7.3%);医源性狭窄2例(占2.1%),均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狭窄。狭窄及闭锁部位:膜上部89例,膜部7例。狭窄及闭锁长度:0.5cm~2.5cm,平均1.6cm,其中小于1.0cm者82例,1.0cm~2.0cm者11例,大于2.0cm者3例。尿道完全闭锁者42例。
1.2 方法
入院时83例已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13例有反复尿道扩张术史。术前测残余尿量(RUV)及最大尿流率(Qmax),评价排尿情况。手术方法采用三点定位法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术后留置尿管3W~4W。
2 疗效观察与结果 术后1月、1年、3年、5年随访,重新评价排尿情况,测定RUV及Qmax,术后各阶段随访均有失访者。结果见表1。表1 术前、术后各阶段Qmax、RUV(mL)的测定(略)
3 讨论 男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日渐增多,其常见原因主要为外伤性后尿道狭窄。近来,炎症性后尿道狭窄及医源性后尿道狭窄逐渐增加。外伤性后尿道狭窄多为塌方致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狭窄或闭锁,Goel等认为外伤性后尿道狭窄应首选尿道内切开术,61%的患者可避免开放手术,相关并发症亦显著下降[1]。 炎症性后尿道狭窄由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尿道感染所致。随着腔内手术的普及,医源性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后尿道狭窄的治疗分为开发手术和腔内手术,腔内手术因其创伤小、可重复、成功率高已成为首选术式[2,3]。 本组全部病例均采用三点定位法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方法:经膀胱造瘘口从后尿道插入尿道探子至尿道狭窄或闭锁的近端作引导,其远端置内切开冷刀,左手拇、食、中指三点定位,使窥镜与后尿道探子轴线一致[4]。冷刀切开后引导窥镜入膀胱,后期我们加用电刀切除狭窄瘢痕,效果满意。经术后1月、1年、3年、5年随访,87.5%的患者排尿状况满意,且无意于再次行腔内手术治疗。Qmax、RUV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12例需间断尿道扩张者有9例未行瘢痕切除。经后期加用电刀切除狭窄瘢痕后,需长期间断尿道扩张者病例数明显减少。 我们体会到:对于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采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运用三点定位法,手术简单、有效,且无1例损伤直肠。可作为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Goel MC,Kumar M,Kapoor R.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posterior urethral stricture.early results and followup,J urol,1997,157:95~97.
[2]曾祥福,高 冰,魏守顺,等.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10年回顾.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631~632.
[3]李炎唐,曾祥福.尿道狭窄闭塞用腔内和开放手术治疗的选择.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1,12:219~221.
[4]冯树林,李玉,陈立新,等.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