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并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14例
发表时间:2009-06-20 浏览次数:785次
作者:周才钢作者单位:(大冶铜录山矿职工医院外科,湖北 大冶 435006) 【关键词】 电切术 腺性膀胱炎为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1998年3月至2001年5月,我院收治腺性膀胱炎患者14例,现将治疗经过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31~68岁。均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其中伴有肉眼或镜下血尿11例。经膀胱镜检病变主要位于三角区12例,累及膀胱颈2例,病变散在1例。滤泡样水肿型8例,乳头状增生4例,慢性炎症2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 1.2 治疗方法
14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尿道电切电灼,电切深度仅限于黏膜下层,对乳头状增生电切深度呈浅肌层,用滚动式电极电灼并切除病变部位及周围0.5cm黏膜组织,术后留置F18号双腔气囊尿管3~5天。术后8~10天开始用羟基喜树碱进行膀胱腔内灌注治疗,生理盐水20ml+羟基喜树碱10mg膀胱灌注,保留2h。每周1次,共8次,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
1.3 疗效判定
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膀胱镜复查黏膜光滑,或活检报告正常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有间歇性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偶有血尿,膀胱镜检正常或尚有散在小片炎性病灶者为好转;症状无改善,或改善后症状又复发,膀胱镜检或活检无改善者为无效。2 结 果
本组14例随诊6~25月,治愈10例,好转3例,复发1例。
2 讨 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膀胱上皮增生性病变,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多数人认为是膀胱炎症、梗阻、结石等刺激性因素引起膀胱上皮增生形成细胞巢,深入到固有层,巢中心上管化生成腺体结构,伴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形成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病人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有时伴有镜下或肉眼血尿。膀胱镜下可见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及膀胱后壁的改变,根据病变类型可分为:①滤泡样水肿型,表现为片状浸润型的滤泡状水肿隆起或绒毛样增生,本组病例此型为多见;②乳头状瘤样型,表现为带蒂的乳头状物,黏膜充血、水肿,容易误诊为乳头状瘤;③慢性炎症型,表面为局部黏膜粗糙,血管纹理增多;④黏膜无显著改变型,黏膜大致正常,随机活检时发现,此型较易漏诊。
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我们采用序贯疗法,即先经尿道电切去除肉眼观察到的病灶,术后8~10天采用羟基喜树碱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羟基喜树碱是从中国喜树中提取的微量的生物碱,有强力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1),使癌细胞DNA链损伤断裂,从而控制DNA的复制、转录,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此药对腺性膀胱炎的癌变及腺性增生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本组14例患者,随诊最长25个月无1例癌变,仅有1例患者术后未坚持膀胱灌注治疗而复发。我们认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并可多次治疗。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可减少腺性膀胱炎的癌变及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