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尿液成分对草酸钙结石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864次

曹秋生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液成分对草酸钙尿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红外光谱仪对50份尿结石标本进行成分检测;对16例一水草酸钙(COM)与10例二水草酸钙(COD)尿结石患者的24h尿液进行生化检测,并比较两组生化指标。结果 87.5%的COM结石患者和90%的COD结石患者24h尿量减少;COM结石患者尿钙(4.94±2.11)mmol/24h,COD结石患者尿钙(9.43±3.78)mmol/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M结石患者尿磷(20.50±8.76)mmol/24h,COD结石患者尿磷(28.38±10.21)mmol/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7.5%的COM结石患者尿枸橼酸低于正常水平。结论 COD结石患者尿钙、尿磷高于COM结石患者,表明COD结石的形成与高钙尿和高磷尿有关;COM结石的形成可能与低尿枸橼酸有关。

【关键词】  尿液成分 尿结石 草酸钙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同地区的尿结石发病率在3%-14%之间[1],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3]。据资料显示[4],草酸钙及含草酸钙的泌尿系结石约占70%以上。因此研究草酸钙结石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测定了草酸钙结石患者24h尿液生化指标,探讨尿液成分变化对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为研究草酸钙结石形成机制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郴州市中医院50例尿结石患者,年龄26-65岁,均无泌尿系梗阻及感染史,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功能和胃功能正常。收集经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所自排的尿结石标本。

    1.2  结石成分分析  应用中南大学实验中心红外光谱议分析结石成分。取待查结石标本粉末1mg,制成混合溴化钾压片,迅速放入Nicolet 74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将其自动绘制出的红外光图谱与标准图谱对比,分析结石成分,确定结石类型。

    1.3  尿液成分分析  采用生化方法检测16例一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 COM)和10例二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dehydrate, COD)结石患者的24h尿液,甲苯防腐,在尿液收集期间不限制饮食。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尿钙和尿镁,尿磷采用钼兰比色法,尿酸采用磷钨酸比色法,尿草酸采用Hodgkinson比色法,尿枸橼酸采用五溴丙酮硫脲比色法。比色均采用723型分光光度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    果

    50份尿结石标本,经红外光谱仪分析,单独草酸钙结石及与其他钙盐共同为主要成分的有41例,占标本总数的82%,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其中COM结石16例,占32%;COD结石10例,占20%;一水草酸钙+磷酸三钙结石15例,占30%;尿酸结石9例,占18%。

    尿液生化检测结果,87.5%的COM结石患者与90%的COD结石患者24h尿量减少;COD组尿钙高于COM组(P<0.01),COD组尿磷高于COM组(P<0.05);87.5%的COM尿结石患者尿枸橼酸低于正常水平(表1、表2)。表1  两组尿结石患者24h尿液生化指标异常的人数比较表2  两组尿结石患者24h尿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比较

    3  讨    论

    在草酸钙结石中,高钙尿症是最常见的代谢紊乱。钙主要在小肠吸收,经肾脏过滤,又从肾小管重吸收。甲状旁腺素(PTH)和1,25二羟维生素D3参与调节体内钙的平衡,其调节的器官包括肾脏、肠道、骨骼和甲状旁腺,如果这些器官的调节功能发生异常,则会导致钙的代谢紊乱。本研究采用生化方法检测COM、COD结石患者的24h尿液成分,其结果与其他作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发现90%的COD结石患者有高尿钙,且COD结石患者尿磷高于COM结石患者。

    研究发现,大部分COM结石患者尿钙、尿草酸、pH正常,但有87.5% COM结石患者和60% COD结石患者有低枸橼酸尿。枸橼酸是一种自然的尿结石形成抑制剂,其抑制作用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枸橼酸是一种络合剂,可与尿中的钙离子络合成具有高度可溶性的枸橼酸钙,从而降低尿钙的浓度和尿中草酸钙及磷酸钙的饱和度,间接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大部分COD结石患者在高钙尿的同时又合并低枸橼酸尿,这是因为尿钙浓度增高时,过多的钙离子与枸橼酸结合,消耗了枸橼酸所致。②枸橼酸是一种结晶抑制因子,通过封闭晶体生长点,改变晶体表面电荷或晶体几何形态,可直接抑制草酸钙结晶的成核、生长和聚集过程。因此认为抑制物枸橼酸的缺乏是COM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发现,87.5% COM和90% COD结石患者24h尿量明显减少。尿量多少与结石的发生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不但影响结石成分的饱和度,浓缩尿还有促进结石形成的活性。文献报道[6],尿量减少有利于尿粘蛋白聚合,促进尿石盐的成核。正常人每24h应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要预防新结石的形成,需保持1.5-2倍正常人的尿量,或尿比重维持在1.010左右。一般认为,大量饮水增加尿量,稀释尿液能降低尿中成石物质的过饱和度,加强对尿路的冲刷作用,适合于各类型结石的预防。餐后或运动后更应大量饮水,因为这时尿中溶质浓度水平往往较高。饮水要均分多次于全天,研究发现结石成分的排泄多在夜间和清晨出现高峰,因此在夜间和清晨饮水最好[6]。为确保一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建议每日除饮食外再摄入2000mL以上的水分。关于水分的摄取以自来水、矿泉水及含有草酸较少的麦茶为好。清凉饮料,甜味饮料中因含糖和磷酸,可引起尿中枸橼酸减少、尿钙增加,故不推荐。红茶、绿茶中草酸钙含量较多,这些都是尿路结石水分摄取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1]王跃春,王子栋. 维生素K、D、C和B6对泌尿系草酸钙结石的影响(讲痤) [J]. 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24(2):5457.

[2]沈珉. 当代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J].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会册, 1999,16(4):145.

[3]石匠家齐,孙丙豹. 贵州省尿石病15年回顾分析 [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5, 16(10):599.

[4]王剑松,杨德林. 含钙尿结石的预防 [J]. 云南医药, 1995, 16(6):487.

[5]付杰,辛殿旗,殷延林,等. 一水草酸钙与二水草酸钙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 [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0, 21(1):5152.

[6]杜双宽,杜仲尚,杜春,等. 饮食对尿路结石形成的影响 [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1999, 4(3):18018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