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胸外科学》

胸腹部CT三维重建在创伤性膈疝诊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6-16  浏览次数:1103次

胸腹部CT三维重建在创伤性膈疝诊疗中的应用郭志金韩晓梅张昌明 创伤性隔疮是膈疝受到非穿透伤或穿透伤从而导致其破裂,腹腔脏器和结构等通过破口移至胸腔内形成的膈疝。目前诊断创伤性隔庙多需结合 X线片、钡餐,CT,胃镜等检查,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CT三维重建能够多角度观察隔肌及邻近脏器,为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依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 2012年3月收治6例创伤性隔庙患者,采用CT二维重建观察隔肌及邻近脏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织男4例,女2例;年龄27 - 46 岁。致伤原因:胸部钝性伤5例,穿透伤合并结肠破裂1例左侧4例,右侧4例;临床表现为胸痛4例,上腹痛 2例,胸闷、气短}例,恶心1例。受伤后行CT检查指征为有明确的胸腹部外伤史,临床表现典型以及不典型但X线片提示有膈肌抬高、胸腔内空腔影等征象川m床高度怀疑为膈疝患者。但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属CT检查的禁忌证.

 1.2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头,扫描参数120 kV.120 mA层厚1 mm,扫描时间0. 5 s/层准直0. 625 mm ,螺距1 重建问隔1.25 mm矩阵512 x 512薄层,图像由GE公司ADW 4. 2软件进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 .

2结果

 2.1诊断结果 1例右一侧肋服角附件靠前方可见约 4.6cm的缺损部分肠腔、网膜庙人胸腔(图1);1例左隔顶至前外侧胸壁可见长约5 cm的缺损,胃腔大部分通过左侧膈肌庙人左侧胸腔内月例右侧隔顶至前内侧胸壁可见民约8 cm的缺损,肝脏痴人胸腔,伴肝破裂(图2);l例膈肌破口位于右侧胸骨后福服长约10 cm, 胃窦、腹腔脂肪组织位于胸骨与右心房、右心室之间的间隙内,并见部分肝脏疵人胸腔;1例膈肌破口位于左侧隔顶至后胸壁之间比约4 cm部分肠管、胃底疝入月例右侧隔肌破裂口位于膈顶心健至侧后胸嘴长约10cm,肝右叶、胆囊、空肠、结肠、系膜疝人。

2.2治疗结果 本组5例选择经胸人路行手术治疗,1例经左侧胸部、腹部切口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与CT三维重建示隔肌破口大小及庙人物相同

3讨论

创伤性膈疝患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出现胸痛、胸闷、气短、腹痛、恶心、呕吐等,其主要影响呼吸、消化、循环系统,如创伤性Hn庙诊断治疗不及时,后果非常严重[2].

3.1 CT三维重建在创伤性隔庙诊断中的应用 创伤性隔庙诊断依靠多种影像学检查,文献报道Y线片、钡餐的诊断率分别为45. 2%和77. 4% [3],普通CT轴位图像能够显示庙入胸腔的脏器,并能提供相邻组织关系,但当隔肌破口不与轴位平行时就难于观察[4].CT三维重建通过薄层扫描隔肌及相邻脏器、结构,通过软件完成立体结构重建,并模拟出冠状位、矢状位图像,便于多角度观察H肌是否连续及破口所在位置,较单纯轴位更好地显示邻近脏器损伤、移位、绞窄、扭转等情况。有研究表明,在对隔肌破口 (包括食管裂孔)的显示情况CT三维重建图像与CT轴位图像存在差异[5].CT 轴位片对隔肌破口的显示率为6. 7%,而三维重建对膈肌破口的显示率为100%困。创伤性隔病患者要求尽快明确诊断,CT三维重建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查,并能够明确膈肌破日大小、邻近脏器损伤移位情况,恰好满足这一要求.

3.2 CT=维重建在创伤性隔病治疗中的应用 Ct三维重建在提高膈疝诊断率的同时,还对临床手术方式、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显示胸腹腔脏器的受损、移位、破裂、扭转、坏死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切口,排除腹部脏器并发伤取患侧胸部后外侧切口;胸腹联合伤伴有腹部脏器损伤者取胸腹联合切口;排除胸部脏器损伤并发腹部脏器损伤取腹部切口经胸患者进胸时避免损伤疮人胸腔的腹腔脏器,如庙人脏器与肺、胸壁,膈肌粘连先行分离;如腹腔脏器损伤视情况扩大隔肌破口修补,还纳后修补隔肌;如双侧隔肌损伤,在排除胸腔脏器损伤的情况下,取腹部切口可同时修补双侧隔肌 目前,随着医疗投人的不断加大,螺旋CT已较普及,当临床表现或CT轴位图像上疑有隔庙时,应积极选择胸腹部CT三维重建检查,明确有无膈疝并全面评价,为 临床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重要的依据。

总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玉鹗. 胸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68-470.

[2]周荫北,唐剑锋,张仲元. 创伤性绞窄性膈疝的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3,(11):691-692.

[3]李海,邱乾德. 膈疝的影像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03):136-139.

[4]胡荣剑,潘纪戍,焦晟. 食管裂孔疝的多层螺旋CT表现(附140例国人正常食管裂孔宽径的测量结果)[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05):502-506.

[5]李杰,杨光钊,丁忠祥. 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膈疝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01):73-75.

[6]邹文远,李胜,石思李. 外伤性膈疝的CT诊断(附45例分析)[J].四川医学,2010,(10):1554-155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