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胸外科学》

肺隔离症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11-14  浏览次数:639次

  作者:史冬森,陈建华,蒋昌求  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

  【摘要】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对4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行手术切除,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肺隔离症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关键词】 肺隔离症;手术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y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four cases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ll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there were no death or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happened.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is low,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not specific, with freguent misdiagnosis and omission, the main method is surg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Pulmonary sequestration;Surgical treatment

  肺隔离症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先天性肺畸形,约占肺畸形的0.15%~6.45%。临床上容易误、漏诊。我院于2004年至2009年共收治4例,经过手术切除后皆痊愈,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6~45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其中2例伴有胸痛。

  1.2 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例均经X线胸片检查,表现为块状阴影的2例,囊性占位2例。病灶位于左下肺2例,右下肺2例。 本组3例经CT检查,2例呈囊性改变,1例呈实质性肿块改变。

  2 结果

  4例中3例采取双腔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叶内型3例作肺叶切除,叶外型1例作隔离肺切除。术中证实异常血管来自胸主动脉3例。其中异常动脉最粗者为直径0.8 cm,最细者为0.6 cm 。术后均康复。

  3 讨论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由Pryce在1946年首次报告,特征有:①病变肺组织与正常肺分离;②病变肺组织接受体循环动脉系统供血。肺隔离症分叶内型和叶外型,前者与正常肺组织有共同胸膜,而叶外型病变部分有独自的胸膜[1];其实质是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左侧多于右侧。异常动脉可来自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多数经下肺韧带进入隔离肺内,常为1支。

  3.1 临床特征

  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不易与肺部其他感染性疾病相鉴别。肺隔离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血管造影来诊断,因其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等均缺乏特异性表现,患者在初诊时误诊率高,文献报道可达71%[3]。

  3.1.1 临床主要表现

  叶内型常表现咳嗽、咳痰和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肺内囊腔大小、是否合并感染有关,少数病例反复发作可有呼吸困难、发绀、咯血。

  3.1.2 辅助检查

  ①X线胸片示肺下叶基底段有不规则三角形、圆形、卵圆形等囊性病变阴影,边界清楚,长轴指向内后方。正位片邻近心膈角,侧位片靠脊柱,有时有液平。反复发作者与局部支气管扩张或肺囊肿难以鉴别。②CT检查现已成为肺隔离症的主要检查手段,具诊断意义的征象是病变有条索状柄与胸主动脉、脊柱或下肺静脉相连,病变的整体形态为尖部指向脊柱旁的楔形影,但是较难发现异常血管。增强CT可显示肺实质或囊性改变及来自主动脉的异常供血动脉伸及病灶区域;而胸部CT薄层动态扫描常可见明确异常供血动脉分叉位置,可以作为CT诊断肺隔离症的标准[2]。

  3.1.3 术后病理

  病灶多呈非均质的纤维化实变肺组织,部分为囊状,内有炎性或脓性分泌物。镜下囊壁为呼吸道上皮,以复层柱状上皮及立方上皮居多,其中可见肺泡间隔增宽,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

  3.2 治疗体会

  肺隔离症都应手术切除。目的在于切除感染病灶,消除隔离肺中的左向右分流,预防病变部位的远期感染或癌变。手术时机应在感染控制期。叶内型的原则上作肺叶切除,叶外型的作隔离肺组织切除[5]。

  肺隔离症易引起复发或持续性肺部感染,较大的左向右分流血流动力学改变也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出现大咯血,甚至危及生命;确诊或疑诊病例均应尽早手术,因反复感染隔离肺与正常肺不易分离,手术方式以肺叶切除为主,叶外型有时可单纯隔离肺切除。术前有肺部感染应待症状控制后再手术,诊断肺隔离症最重要的是发现肺内病灶有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动脉[4],下肺韧带处触及异常搏动血管则肺隔离症的诊断成立。此滋养动脉常较粗, 1 cm左右,发育差,常缺乏肌层,且常钙化,有的病例还不止1支,可以来自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脾动脉,还有来自心包膈动脉的。术前应尽量明确供血动脉来源及数目,防止术中误伤大出血。一旦处理不当,可造成致命性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叶内型病变因反复感染多致胸腔粘连,术中分离需仔细,避免误伤异常动脉,细小血管应结扎或缝扎可靠。由于肺隔离症误诊率较高,对于病变位于下肺近膈面及纵隔患者,虽未诊断隔离症,外科医师亦应提高警惕,注意术中探查有否畸形血管,以防意外。

  叶内型手术治疗行肺叶切除时,处理血管应先处理异常滋养动脉,再处理相应肺静脉,这样可以减少肺内无效血液分流,防止不必要失血,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在分离胸腔内炎性粘连时,应避免弄破肺囊性病变,防止囊内感染性液体流出污染胸腔。

  本组病例中女性1例因未行双腔气管内插管,术中出现隔离肺囊腔内感染性液体因手术操作挤压进入对侧肺,虽经麻醉师吸除,术后仍出现较难控制的肺部感染。故对于诊断不明的肺囊性病变手术治疗时,我们主张行双腔气管内插管,防止对侧肺部交叉感染,这也有利于麻醉师术中吸出痰液,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树本,何建行,杨运有,等.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6,22(4):271-272.

  [2]张志勇.肺隔离症.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8):622~624.

  [3]赵金树,鲍德胜,陈凯声.肺隔离症手术治疗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8):1 533-1 534.

  [4]张雷,丁嘉安,姜格宁,等.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11):675~677.

  [5]李瑞海,崔玉清.肺隔离症的外科治疗.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 7(4):6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