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胸外科学》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胸外科手术304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1-08-16  浏览次数:635次

  作者:韦舸,覃洪斌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外一科,广西河池

  【摘要】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胸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VATS辅助小切口行胸外伤、胸腹联合伤、脓胸及肺、纵隔、胸膜等疾病手术304例,其中胸外伤108例,胸腹联合伤59例,脓胸47例,自发性气胸多发肺大疱36例,肺叶良、恶性球形肿瘤34例,纵隔肿瘤14例,胸膜肿瘤6例,辅助小切口3~12cm。结果 术中出血50~800ml,平均150ml,胸腔引流时间1~10天,平均2.5天。术后住院5~20天,平均8天。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92%(18/304)。结论 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在大部分胸外科疾病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操作简便,损伤小,费用不高。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小切口,胸腔镜检查

  1998年2月~2005年4月,我科行电视胸腔镜(VATS)配合小切口手术304例,效果满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操作简便,费用不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4例中,男210例,女94例。年龄8~76岁,平均38岁。胸外伤108例(开放性损伤60例,闭合性损伤48例,胸腔内均有活动性出血及不同程度的肺破裂),胸腹联合伤59例(59例胸部均为血气胸,腹部胃网膜肠系膜撕裂伤22例,肝、脾、肾裂伤19例,胃肠穿通伤18例,其中12例合并膈疝),脓胸47例,自发性气胸多发肺大疱36例,肺叶良、恶性球形肿瘤34例(肺结核球14例,肺炎性假瘤8例,原发性肺癌4例,肺转移瘤3例,肺错构瘤5例),纵隔肿瘤14例(胸腺瘤8例,神经纤维瘤4例,畸胎瘤2例),胸膜肿瘤6例。

  1.2 方法 全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健侧卧位,早期20例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后284例单腔管气管插管。于腋中线第7肋间作一1.5cm的切口作为观察孔,在镜视下根据病变部位确定小切口位置及长度,如胸腔内有粘连,观察孔无法观察,则常于腋前线、腋后线之间第5肋间作长5cm的小切口,用手指紧贴胸壁分离至与观察孔互通并可入镜观察,在镜视下继续分离粘连并根据病变情况适当向前向后延长切口,以常规器械及普通腔镜器械能完成手术操作为宜。

  1.2.1 胸外伤手术 108例,开放性损伤可直接从原伤口入镜观察确定小切口位置,闭合性损伤则于腋中线第7肋间作观察孔,再确定小切口位置,切口应尽量靠近胸腔内损伤、出血部位,电凝、钛夹或缝扎止血,修补肺破裂口。

  1.2.2 胸腹联合伤手术 59例,在镜视下以常规器械经辅助小切口完成胸部损伤的修复,然后通过膈肌伤口探查腹部损伤的情况,吸净腹内积血,有时要扩大膈肌伤口,在胸腔镜冷光源照明下完成腹部损伤的修复,必要时使用腹部小切口辅助完成手术,缝合修补膈肌。

  1.2.3 脓胸手术 47例,观察孔、小切口应直达脓腔,如观察孔处粘连或未进入脓腔,则应根据CT定位先行直达脓腔的小切口,以手指紧贴胸壁分离至与观察孔互通,在镜视下清除脓苔,分块剥离脏、壁层纤维板,冲洗胸腔,然后止血并进行肺破裂修补。

  1.2.4 自发性气胸多发肺大疱手术 36例,肺大疱数量均在10个以上,其中21例为2个以上肺叶病变,在镜视下以常规器械从基底部将各个肺大疱逐一缝扎。

  1.2.5 肺叶良、恶性球形肿瘤手术 34例,以常规器械行肺叶楔形切除。4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癌,及时将切口延长至12cm并稍作撑开,行肺癌根治术。

  1.2.6 纵隔肿瘤手术 14例,肿瘤最大径8cm,经观察孔确定小切口位置(切口应靠近病变部位),以常规、腔镜器械完成切除手术,较大的肿瘤应放入无菌袋内取出。

  1.2.7 胸膜肿瘤手术 6例,切口应位于肿瘤边缘或肿瘤的对侧,以便于操作,以电凝钩及常规器械切除肿瘤。

  2 结果

  手术耗时50~19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50~800ml,平均150ml。术后置管时间1~10天,平均2.5天。术后住院5~20天,平均8天。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经换药后愈合。术后持续漏气4例,均为肺大疱合并肺气肿的患者,分别置管引流5、7、7、10天后痊愈。皮下气肿5例,均自行吸收。肋间神经痛6例,予口服镇痛药物或肋间神经封闭处理,2周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92%(18/304)。术后3个月复查胸外伤、胸腹联合伤患者恢复良好。脓胸12例复张完全,30例复张80%,5例术侧肺复张60%。肺大疱、肺叶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胸膜肿瘤随访6~12个月均无复发。

  3 讨论

  近十年来VATS随着器械及技术的日益发展、完善而在胸外科领域发展迅速,手术难度逐渐增大,适应证范围增宽,但由于部分相对较复杂的手术使用的辅助设备(如氩气刀、超声刀)、一次性耗品(如自动切割缝合器)费用较昂贵而未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我们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进行手术,可用常规器械和内镜器械完成大部分手术操作,不使用昂贵的辅助设备及一次性耗品,从而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为了使术侧肺萎陷以获得良好的胸腔镜观察和操作空间,VATS手术须采用双腔气管插管,这种麻醉技术较为复杂,准确调整气管插管花费时间较多[1],且双腔气管插管亦较贵。而由于辅助小切口及常规器械,无须使肺叶萎陷,仅减少潮气量即可达到良好的显露效果,故后284例我们均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亦可达到同等的手术要求,并降低费用。VATS辅助小切口时大部分病例不使用张胸器(本组使用6例),仅以甲状腺拉钩牵拉,利用胸腔镜可移动的冷光源照明系统和高清晰度的监视器画面,可使术野得到良好的显露,并减轻切口造成的损伤。辅助小切口时使大部分操作可以常规器械在直视下安全、迅速、有效完成,从而缩短手术、麻醉时间。辅加小切口的胸腔镜手术接近VATS手术的创伤,并可以减少手术材料消耗,降低手术费用[2]。

  弥漫性致密性粘连是VATS禁忌证[3]。VATS手术遇到胸腔内弥漫性致密性粘连时多数需中转开胸手术,而辅助小切口则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完成手术。我们的体会是先以手指紧贴壁层胸膜分离至与观察孔互通,然后在镜视下继续以手指或常规器械分离至可完成手术操作,分离时均应紧贴壁层胸膜以减少肺的损伤,分离时造成的肺叶破裂可经小切口进行可靠的修补。对于肺内实质性病灶,胸腔镜手术时常难以定位,有人在术前CT监视下行病灶穿刺定位并留针于胸内,或病灶内注入亚甲蓝,作为术中判定病灶的标记物,这些方法常因病人体位改变使病灶位置发生变动[4],而辅助小切口则可以手指触摸探寻病灶具体位置后完成手术,且切除的较大组织亦便于取出。胸腹联合伤的病人以VATS辅助小切口可经膈肌伤口或适当扩大膈肌并探查腹内损伤的情况,同时可修补部分腹内脏器的损伤,使胸腹联合伤的病人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最小的创伤换来最大的治疗效果[5]。

  总之,VATS辅助小切口可完成大部分较复杂胸外科手术,且安全、有效,由于可节约费用,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使用。对于腔镜技术欠熟练的医生在使用胸腔镜进行手术时,也可考虑辅助小切口,从而在加强训练的同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并发症或增加手术时间。

  【参考文献】

  [1] 林少霖,王正,李标,等.电视胸腔镜手术处理血胸的利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5):305-306.

  [2] 曲家骐,高昕,侯维平,等.预防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体会[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21(2):69-71.

  [3] 王俊,刘桐林,陈鸿义,等.胸腔镜手术中胸膜粘连的处理[J].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0):592-594.

  [4] 曲家骐,侯维平,史宁江,等.胸腔镜外科临床应用体会[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4(4):193-195.

  [5] 覃洪斌,韦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诊治胸腹联合伤47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21(2):7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