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胸外科学》

心房颤动波振幅与心房大小关系探讨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610次

作者:胡汇,李延平

作者单位:1.永吉县医院,吉林 永吉 132200;2.永吉县北大湖中心卫生院,吉林 132200

 【关键词】  心房颤动;振幅;心房大小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表现为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频率350~600/min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f波,R-R间期绝对不整。其f波大小与心房、病因、病程有一定的关系。现本文分析58例慢性房颤(房颤发作48h以上,呈持续存在或阵发性发生的房颤)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探讨房颤波振幅大小与左心房大小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1997年9月~2005年4月,58例住院患者,均为慢性房颤患者。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59.2岁。58例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1例,冠心病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简称高心病)9例,扩张性心肌病(简称扩心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2例(房缺及室缺各1例),肺心病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

    1.2  方法:①病史及体格检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②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和连续记录(>5s)V1导联心电图测量f波清楚的V1导联上振幅最高的f波,以f波的波底上缘至波顶上缘垂直距离计算,>0.1mV为粗大f波,≤0.1mV为细小f波;③超声心动图左房前后径测量>30mm为扩大,此为左心房扩大确诊依据。

    2  结果

    2.1  心电图V1导联f波振幅与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的关系:心电图V1导联粗大f波者20例(34.48%),细小f波者38例(65.52%)。此两类f波振幅平均值分别为(0.462±0.328)mV和(0.063±0.035)mV,P<0.01。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扩大者23例(39.66%),左心房正常者35例(60.34%)。其中超声明确左房扩大的23例中表现为心电图有粗大f波者18例(78.26%),仅有5例为细小f波者(21.74%),P<0.01。左房扩大及左房正常患者的心电图f波振幅平均值分别为(0.449±0.283)mV和(0.069±0.028)mV,P<0.01。

    2.2  f波振幅与房颤病因之间的关系:20例心电图表现为粗大f波者中风心病9例、冠心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甲亢2例、先心病1例、高心病1例。在风心病中表现为粗大f波者占81.8%,甲亢者2例均表现粗大f波为100%,扩张性心肌病中表现粗大f波者占50%,冠心病中仅5例粗大f波,占20%,高心病中粗大f波1例占11.1%。风心病和冠心病患者中心电图f波的平均值分别为(0.574±0.267)mV和(0.049±0.022)mV,P值<0.01.在左房扩大的23例患者中风心病为11例(100%)、冠心病为6例(24%)、扩心病为3例(75%)、先心病为1例(50%)、肺心病为1例(21%)、高心病为1例(11.1%)。甲亢2例均无左房扩大。

    3  讨论

    绝大多数房颤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常见于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病、高心病、肺心病、甲亢、心力衰竭、心包积液、预激综合征等。另外有5%查不出病因为特发性房颤。有文章报道左房扩大是产生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基础。凡有左房扩大者,几乎都有房性心律失常,病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以心房颤动最多见[1]。不同房颤患者心电图f波振幅大小差异较大。分析本文58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明确左房扩大者中粗大f波占78.26%,细小f波占21.74%,差异是非常显著的;并且两组心电图f波振幅的平均值也是有显著差别的,左房扩大者的f波振幅明显为高,在超声心动图确定左房扩大的病例中,心电图V1导联粗大f波检出阳性率为90%,从这几点可以看出,在房颤患者中心电图反映左心房大小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另外,从不同病因房颤患者心电图粗大f波的发生率和f波振幅平均值观察,以风心病、扩心病、甲亢的发病率高,而冠心病、高心病为低。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扩大患者中以风心病、扩心病发病率为高,而冠心病、高心病为低。这与冠心病、高心病多为对左心室影响较大有关。粗大f波在不同病因中表现有区别的这一点也进一步说明粗大f波发生是与左心房扩大有很大关系的。

    左心房扩大程度是房颤患者复律能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心电图上f波振幅对分析左心房大小是有参考价值的指标。因此,观测房颤f波为慢性房颤患者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利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卢喜烈.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7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