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09-05-25 浏览次数:913次
作者:任亚娟,丁守良,英敏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封堵器
0引言
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做心脏相关检查和治疗后,因其穿刺点小,且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一般采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 h的方法来止血. 由于包扎时间较长,使皮肤长时间受到机械性和化学性的刺激,患者常因此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 我科2004年起应用血管封堵器后,明显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减少了术后不适感,提高了其舒适度.
1临床资料
200411/200612,收集病例180例,根据术后是否用血管封堵器止血,将患者分为2组,各90例. 应用血管封堵器组男56例,女34例,年龄42~74岁;未用血管封堵器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45~70岁. 应用血管封堵器组的患者,手术操作完后,放置血管封堵器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无须加压包扎. 卧床4~6 h后可下床活动,在床上可侧卧或平卧. 未用血管封堵器的患者,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后,加压股动脉穿刺点20~30 min后,覆盖15块左右无菌纱布,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平卧、术侧下肢制动24 h. 结果应用血管封堵器组患者可侧卧、平卧,卧床4~6 h便可下床活动,无腰背酸软和排尿困难等[1]. 未用血管封堵器组患者,24 h内只能平卧,术侧下肢制动,患者均有腰酸背痛,16例患者有尿潴留发生. 应用血管封堵器组无出血、水肿发生. 未用血管封堵器组股动脉穿刺处有4例发生血肿.
2讨论
Angioseal经皮血管封堵器是一种用于血管封闭的止血装置,由锚泊装置和递送装置组成. 其中锚泊装置包括3个可吸收组成,即丙交酯和乙交酯构成的可在血管内展开的锚,覆盖于血管外壁的明胶海绵及一段可吸收缝线,在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完成后置入,使管腔内侧壁的锚和外侧的明胶海绵夹住并紧贴管壁,从而牢牢封闭股动脉穿刺点伤口,达到止血处理,缩短卧床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① 排尿情况:卧床的患者常因不习惯床上排尿而出现尿潴留. 做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多饮水来加快造影剂的排泄,但因不习惯床上排尿,而不得行导尿术,这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感染机率[2]. 在应用了血管封堵器后,正好解决了这种问题,患者卧床4~6 h后便可在床上随意活动,无尿潴留. ②腰酸背痛:未用血管封堵器组的患者,都出现腰酸背痛,有的甚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能正常睡眠,这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应用血管封堵器组的患者,可平卧、侧卧,4~6 h后即可下床,避免了上述不适症状的发生,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利于病情的恢复,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艳萍.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患者舒适度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1):9.
[2]张慰论.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4例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9.
作者简介:任亚娟. 护师. Tel: (029)82231515 Ext. 37274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心脏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