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对比
发表时间:2014-10-17 浏览次数:1196次
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诊疾病,而其中重型颅脑外伤因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成为临床颅脑外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为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6月~2012年7月我院接诊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9例,男24例,女5例,年龄20~58岁,平均(35.2±5.2)岁;对照组29例,男23例,女6例,年龄18~60岁,平均(36.5±4.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1.2.1 治疗组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①手术切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cm,于耳郭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或旁开2~3cm,然后沿正中线向前至额部发髻下[1];② 骨瓣:采用带颞肌骨瓣或游离骨瓣,顶部骨瓣旁开矢状窦2~3cm,咬除蝶骨嵴,咬除整个颞骨及鳞部,清除硬膜外血肿[2]; ③切开硬脑膜:马蹄形切开硬脑膜,硬脑膜瓣翻向顶枕部;④ 清除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及挫伤坏死脑组织;⑤关颅:采用颞深筋膜减张修补缝合硬脑膜。1.2.2 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取颞顶或额颞马蹄形切口,去除骨瓣(12cm×15cm)同时扩大硬膜腔减张缝合。
1.3 预后评定:预后恢复情况用GOS评分,分为:①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②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③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④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⑤死亡[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GOS评分比较:治疗组远期生存率(82.76%)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死亡率高[4]。目前临床上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作为重型颅脑外伤的主要治疗手段。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该术式手术时间长,对患者创伤较大,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是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一种改良术式。两者相比较,前者具有以下优点:①暴露更充分。能暴露额骨颧突、蝶骨嵴、额叶、顶叶、前颅窝和中颅窝[5];②骨窗面积适中。改良术式骨窗面积大约为12cm× 12cm,在保证减压效果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手术时间及患者创伤;③并发症较少。改良术式避免了不必要的脑实质暴露,术后脑脊液引流通畅,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有效较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报告中,治疗组远期生存率(82.76%)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颅内感染、术后再出血、癫痫和切口疝发生情况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能有效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并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相比,能明显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有效降低死亡率,并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马俊杰,马 康,崔中华,等.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3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189.
[2] 苏放文,李海波.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3):2047.
[3] 马骏峰.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8):6.
[4] 郑博文.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6):2399.
[5] 毛桂康.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929.[收稿日期:2013-12-09 编校:陈伟/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