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18 浏览次数:444次
作者:张爱萍,肖 晶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如皋 226500
【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证(top of the basilar arteny syndrome, TOBS)的临床表现与诊治。方法:对26例经MRI或CT证实的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OBS的主要病因仍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73.08%),其次是冠心病栓子来源(23.08%)。影像检查以丘脑、中脑病变最多见。结论:TOBS的临床表现的多样化与基底尖部5支不同血管的血流分布相关,尽早进行头颅MRI对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术 核磁共振检查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ny syndrome,TOBS)是由Caplan发现并命名的一种特殊表现的脑血管病,系基底动脉尖部位缺血或闭塞所致的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丘脑、中脑、小脑、枕颞叶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少见,容易误诊。现对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2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TOBS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5~80岁,平均60.5岁。高血压病19例,糖尿病5例,血脂异常12例。冠心病6例,原有心房纤颤4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2例,有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有长期烟、酒嗜好6例。其中误诊为大面积脑梗死3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颅内感染3例。
1.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22例,意识障碍16例,瞳孔不等大15例,复视12例,肢体瘫痪9例,反应迟钝6例,近记忆障碍6例,眼球运动障碍20例,共济失调6例,双侧或单侧病理征阳性16例,合并应激性溃疡8例,心律失常5例。
1.3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初次就诊行CT检查,并于3~5天内行头部MRI检查。MRI表现如下:双侧丘脑+双侧(单侧)枕叶3例,双侧丘脑+中脑3例,双侧丘脑+中脑+颞叶2例,中脑+单侧小脑3例,双侧小脑+中脑2例,中脑+单侧丘脑4例,中脑+单侧枕叶2例,中脑+单侧丘脑+单侧枕叶1例,中脑1例,单侧小脑+单侧丘脑2例,双侧枕叶+单侧颞叶+中脑1例,单侧丘脑+单侧枕叶1例,双侧小脑+单侧丘脑1例。
1.4 治疗及预后 全部病例均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原则给予溶栓、抗凝、抗纤、脱水、活血化瘀、脑细胞保护等综合治疗。
26例患者中存活21例(80.77%),其中一例严重残疾,死亡5例(19.23%),4例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存活21例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28.36±8.83和6.30±3.14。出院后随访半年治愈8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致残11例。
2 讨 论
2.1 病因 主要病因同一般脑梗死,脑栓塞占61.5%,栓子来源:(1)心原性栓塞;(2)动脉性栓塞。栓子来源于心脏和椎基底动脉的近心端的硬化斑块。其它病因还有脑血栓形成,首位因素是高血压,心房纤颤也是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次为心脏病、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病等因素,也可由动脉炎、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引起,椎基底动脉狭窄是高危因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动脉狭窄闭塞是主要病因。动脉畸形可致TOBS[1]。本组26例,高血压病19例(73.08%),糖尿病5例(19.23%),冠心病及心电图异常6例(23.08%),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2]。
2.2 临床表现 TOBS是指病变累及基底动脉顶端2 cm范围内的5条血管(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以临床表现看,基底尖部5支不同的血管出现梗塞时可分别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因他们非常邻近有相互连通,常有多个区域梗塞的临床表现同时出现。本病有幕上(丘脑、颞叶、枕叶)幕下(中脑、小脑)同时受损表现。脑干首端梗死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运动障碍等。大脑后动脉区梗死症状和体征包括视物不清,偏盲。中脑、丘脑的梗死发生率高,缺血症状常见且突出。本组病例较多见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61.54%),表现为昏迷时间过长,由浅昏迷、嗜睡直至清醒,而后睡眠倒错,突然发生又较快恢复。清醒后淡漠、缄默,无动性缄默或去脑强直是特殊形成的意识障碍。波动性意识障碍为其特征,此为脑干首端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受损所致,即中脑和(或)丘脑板内核网状激活系统受累所致。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为TOBS的另一主要症状。其机制为动眼神经核或根受损引起眼球运动障碍或动眼神经麻痹;内侧纵束受损可出现核间性眼肌麻痹和眼震,尚可出现“一个半综合征”;上丘水平眼球垂直运动中枢病变出现眼球垂直注视麻痹。肢体瘫痪9例(34.62%),但恢复较快。基底动脉深穿支和大脑后动脉分支缺血或闭塞致大脑脚,丘脑梗死时可产生偏瘫,丘脑梗死时瘫痪是水肿影响内囊所致,为不完全瘫痪,恢复较快,而偏身感觉障碍持续时间较长。视觉障碍(如偏盲、视物模糊)亦不少见,主要为单侧或双侧枕叶梗死。近记忆障碍本组6例(23.08%):此为颞叶内侧受累导致边缘内侧回路中断有关。丘脑前核参与Paze回路的组成,丘脑损害则易出现近事记忆障碍[3]。因TOBS系后循环病变,故头昏、头晕、眩晕为首发症状较常见。
2.3 影像学表现 头颅CT、MRI检查显示累及基底动脉尖部5条血管供血区的2个以上梗死灶。常见部位为:丘脑、中脑、小脑、枕叶颞叶、内囊等。最大特征为双侧丘脑梗死,病灶为丘脑中心部位,多数围绕板内核周围,成蝶形,对称性异常密度影。对于幕下病灶,头颅CT不如MRI敏感;所以MRI是TOBS的最佳检查手段,对诊断及预后更有价值。本病有幕上(丘脑、颞叶、枕叶)幕下(中脑、小脑)同时受损或多部位左右交叉同时受损等特点,以中脑、小脑、丘脑受损为核心部位,是TOBS头颅MRI特征性改变[4]。
2.4 诊断与鉴别诊断 患者具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意识障碍时间长,瞳孔异常,眼球运动及视觉障碍明显,而以头昏、眩晕为首发症状,无明显瘫痪、感觉障碍,是诊断TOBS必要条件。典型病例为急性起病,有丘脑、中脑、小脑、枕颞叶的症状,有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如头颅CT或MRI证实以上部位2个或2个以上梗死灶即可确诊[5]。
本病需与大面积脑梗死、中毒和颅内感染性脑病、代谢性脑病相鉴别。个别昏迷与动眼神经麻痹同时出现易误诊为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双侧丘脑梗死头颅MRI显示双侧丘脑蝶形低密度梗死灶易误诊为CO中毒,应仔细询问病史、体检,发现与CO中毒不相符合之处;如起病急、年轻患者病前有感染史,易误诊为颅内感染,头颅MRI及腰穿可鉴别;原有糖尿病、慢支肺气肿等患者应及早检查排除其他并发症。
2.5 治疗及预后 由于TOBS病因与缺血性卒中一致,故治疗以积极争取6小时内溶栓为主,辅以抗纤、抗凝、脑细胞保护剂、抗自由基、减轻钙超载、脱水等多种治疗。
TOBS预后与梗死部位、范围和侧支循环建立速度快慢有关,闭塞受累血管多,梗死面积越大,病情越重。一般说来,脑干首端梗死死亡率明显高于大脑后动脉梗死。存活者神经功能的缺损并不严重考虑与瘫痪不严重,且神志清、无明显言语功能障碍有关。
【参考文献】
[1] 白水平,于秋红.1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7):43-44.
[2] 朱林风.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4):506-507.
[3] 温 清,王义兴,林勤郁,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J]. 医学综述,2004,10(12):747-749.
[4] 张海鸥,吴 军,陈准菁,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1):56-56.
[5] 孙铁建,张 涛,张秀清,等.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