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1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8-22 浏览次数:688次
作者:饶振芳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综合治疗(药物治疗配合颈椎牵引、中医推拿、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甘露醇、地塞米松及川芎嗪针)治疗;两组疗程皆为2周,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牵引、中医推拿、电针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手段,药物治疗配合颈椎牵引、中医推拿、电针治疗能明显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牵引,中医推拿,电 针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由于颈椎长期劳损、椎体骨质增生、韧带增厚、颈椎间盘变性突出等改变,造成临近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受压而产生临床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该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笔者从2005年以来,坚持运用药物治疗配合颈椎牵引、中医推拿和电针手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收到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所选88例患者均为我院中医科2005年至2009年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51例,最小年龄37岁,最大年龄69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3.61。所有患者临床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入选前排除了合并有椎体不稳或滑脱、脊髓和(或)椎动脉严重受压情况,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1例,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等基本情况经均衡性检验,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入院后予20%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针5mg静滴,1次/d,连续3天,同时予生理盐水250ml+川芎嗪针0.24g静滴,1次/d,连续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配合颈椎牵引、中医推拿、电针治疗,每种治疗1次/d,疗程为2周。颈椎牵引:采用颌枕吊带牵引法:患者取坐位牵引,牵引重量从小逐渐增加,一般从5kg起,不超过10kg,以患者能感觉舒适且能耐受为准,1 次/d,每次30min。推拿治疗:以患侧颈、肩、臂为施术部位,取颈夹脊穴,风池、风府、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等穴,综合运用推、拿、滚、点、按扳等手法施治。一般先施滚法于肩背部,再以一指禅点按风池、肩井等穴,然后以拿、滚法作用于患侧上肢,之后再按揉曲池、合谷等穴,接着行颈部斜扳法治疗,最后行颈肩背擦法。治疗1次30min。电针:患者取坐位取穴,主穴搭配配穴,常用主穴以风池、颈部夹脊穴为主,每次取主穴2~4个,采用斜刺手法; 常用配穴包括大椎、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等,配穴2~4个,采用直刺手法;进针得气后接通电针治疗仪,选用合适的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合适,留针30min后起针。
1.3 疗效标准:参考国家1994年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 果
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8.3%和67.6%。两率经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综合治疗(药物治疗配合颈椎牵引、中医推拿、电针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更加有效。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和(或)椎间盘退变等病理性改变引起的颈部脊神经根受压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综合症侯群[2],其起病和发展有多种致病因素和多种发病机制;根据患者的证候共性,该病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笔者认为气滞血瘀、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为该病证最主要的病机之一。
笔者认为治疗组较对照组之所以取得更好疗效,与其治疗手段多样、不同治疗协同作用是分不开的。药物治疗实行中、西药结合:川芎嗪针静滴活血通络,甘露醇针和地塞米松针静滴脱水消炎、减轻局部神经根受压造成的病理改变。非药物治疗手段(颈椎牵引、中医推拿、电针治疗)通过不同作用机理协同治疗,共同提高治疗效果:颈椎牵引使紧张或痉挛的骨骼肌得到舒缓,椎间隙增加,突出或膨出的椎间盘得以回位,椎间孔增大,神经根受压情况得到改善;中医推拿对患侧颈肩臂等部位及特定穴位施治,可起到正骨复位、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电针治疗通过电针刺激特定经络腧穴,促进经络气血运行,最终起到化瘀通滞止痛的目的。以上治疗可使患者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增加、炎症介质产生减少、代谢产物加快消除、神经代谢加快和神经功能恢复。总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和进展为多因素、多机制的慢性复杂过程,治疗该病,充分利用中西医优势,通过药物和非药物多种途径施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4.
[2] 龚兰生.内科手册[M].第4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844-846.文章编号:1006-6233(2010)03-0380-02